导读:贪本身并不是错误,关键问题不是贪与不贪,而是会贪与不会贪。适可而止、贪得有度就是会贪,不顾现实的贪得无厌就成了贪婪。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投资就象吃鱼一样,要去掉鱼头、不要鱼尾,只吃鱼身足矣。如果不贪图买在最低点,也不追求卖在最高点,那么投资就是一件很容易也很自然的事情了。投资也和对弈一样,舍弃一些局部得失而求得全局的主动和优势才是明智的选择。当点位已经很低的时候还只看到风险而看不到机会,或者在点位已经很高的时候还不知控制风险而盲目追逐利润,只能是得小利而失大体,得局部而失全局。
许多投资者都信奉“有限度地亏,无限度地盈”的资金管理原则,然而,事实恰好相反,他们对待现货原油、白银的盈亏时心态截然不同:止盈总是简单,止损总是太难!
一、心理实验的启发为什么止盈总是简单,止损总是太难?答案来源于人的心理。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经常用到的心理实验。设想你回答下述问题:
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药物可供选择:
(A)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
(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个也救不活。
你选择哪种药?
选择A你确信你能救活200人,选择B你要赌多少人可以救活。因此这个选择很容易:72%的受访者选择A。因为你不敢赌你可以救活多少人。
下面是另外一个问题:
600人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疾病,有以下两种药物可供选择:
(A)肯定致400人于死地。
(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个也救不活。
你愿意选择杀害400人吗?不会的,至少还存在救活所有人的可能性。对这个问题只有22%的人选择A。
这个有趣的实验是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于1981年首先设计的,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完全相同,只是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而已。第一个的重点放在收益上,而第二个的重点放在损失上。这两个科学家利用这个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得到下述结论: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即:人们更愿意赌损失而非收益。
我们来看上述结论是如何应用在现货市场的。盈亏乃投资的常事,假设你持有的现货白银或原油已经出现亏损,你怎么办?你会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赌它总有一天会“扛回来(即浮亏变浮盈或者亏损减少)”。现在再假设,你持有的现货白银、原油等已经获利,这次你不会再赌了,你的做法很简单:立即止盈,落袋为安。这种“止盈总是简单,止损总是太难”的现象违背了“有限度地亏,无限度地盈”的原则,经过长期的交易操作,使得许多投资者的资金账户日渐缩水,更可怕的是,由于一两次大亏损扛不回来,导致资金几乎亏空。
二、为何“止盈总是简单”
当市场走势和交易者判断的方向一致时,单子开始产生浮盈,这种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赢家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但是赢家又面临另一个陷阱:他们更愿意认为自己的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凭运气。很多投资者将自己最近在现货市场中赚到的钱归功于自己超过常人的投资水平。并且因为他们自认为水平高超,所以他们的操作更加频繁,有的甚至试图捕捉市场的每一个波动。因此,他们止盈的积极性很高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个人的自信。
很多投资者普遍存在“止盈总是简单,止损总是太难”困惑,其实这是我们人性的一个弱点。要想战胜市场,必须先战胜自我。盈亏乃投资的常事,要想在期市中长期盈利,必须正确看待投资的盈利与亏损,这是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策略的前提条件。在交易之前,制定详细的交易计划,然后严格执行你的交易计划,不该止盈不要随便止盈,该止损时不要“心态软”。
我这里没有100[%]的单子,只有稳健的收益方法,信任我的来!
如果你不想资金缩水,在这里我将为你提供独家视野,保持独立思考,为你出谋划策。如果你在投资路上遇到困扰,找不到方向;长期处于亏损中,可以联系雾里捞金 V/信:bbnh5201314 扣2562-35-4051获取实时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