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9月26日发表题为《中国核能追赶俄罗斯》的文章称,中国人已准备在海外建造现代化核电站——包括在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提供服务的那些国家。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本国建造60个核电机组,这或将降低国家对石油天然气进口的总体需求。
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郑明光表示,中国计划在今后十年建造60座新核电站。他表示,中国三大主要核电企业——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将每年至少修建两座核电站。为此中国拟划拨约5700亿美元。目前中国有30个核电机组正在运作。十年后这一数字或增加两倍。
中国核电近些年海外征战成绩喜人
美日合资的西屋电气公司积极参与中国的核电计划,中国也获得授权参与该公司的其他出口合同。 因此现在在西屋公司有意涉及的所有地方都可能出现中国承包者的身影——包括土耳其、捷克、保加利亚、英国和乌克兰。
俄国家原子能公司目前在中国建造田湾核电站二期的两个核电机组,俄方已为田湾核电站一期建造了两个机组。不过中国政府已正式对本国核能专家下达了任务——先学会完全复制俄的核电机组,然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核电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新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然在谈论没有足够场地进行可能的核电站建设。至少几乎所有合适的沿岸地段都已有其他安排。
中国面临核电站“地理”资源不足的问题。 核电站选址必须在安全、工程地质学、涉及人口增长限制、紧急疏散条件和有效利用放射性废料方面同时满足要求,这造成了缺地的问题。
同时,中国核能也在国际扩张。9月初土耳其和中国签署了核能合作协议。中国似乎将利用西屋的技术建造土耳其的第三个核电站。2010年土耳其与俄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了建造该国首个核电站的协议,并确认了在俄土关系出现尖锐危机的时期建造4个核电机组的计划。
中国核电站分布图
中国可能会模仿西屋的技术和俄罗斯的工程决定。不过,与中国在核电站出口建造方面的竞争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中国减少传统能源采购的风险。而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的主要出口产品。
俄石油天然气工业者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埃利达尔·卡萨耶夫认为,“我国应严肃看待中国的野心,其原因有二。
中国核电站
首先,核能在中国能源平衡中的比重增加,这将导致对俄能源的需求减少。8月中国共进口464万吨俄石油,对俄石油的年化采购量增长了50[%]。8月我们在中国进口石油榜单上升至首位,超过了沙特。
其次,中国公司在建造核电站的全球市场上有能力成为俄的对手。当然,这不是说短期内,但俄领导层应适当考虑这个未来的威胁,以便及时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英国新政府在7月29日正式签署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之前突然决定暂停签约,到今年秋季再做决定,这引发了舆论对特蕾莎·梅政府外交政策的关注,这是否意味着英国要调整卡梅伦时期的对华政策。中国方面对此也表示了关注,希望英国新政府能够真细心与,遵守承诺。而英国首相发言人也表示,尽管延迟了核电项目,英国仍对加强对话关系有兴趣。那么,特蕾莎·梅会改变对华关系吗?她为何要暂停核项目?
英国新任首相特蕾莎梅
在占豪看来,这几乎是所有民主国家的通病,也就是说新的领导人上台后,为了凸显出自己的作用,会暂停或暂缓一些项目以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他们的目的往往不是真的要停掉项目或斩断关系,而是想借机找到新的合作机会。至于老的项目,在梳理一番后,在进行沟通后,一般情况下都会继续,甚至合作会因此加深。所以,对于特蕾莎·梅政府的行为不要感到奇怪,民主国家做事一般不在乎效率,所以我们也需要保持耐心。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
根据特蕾莎·梅过去的一贯表现,她并非反华之人,她在做议员时总体是一位较为理性的政客,因此在英国陷入脱欧窘境的情况下,特蕾莎·梅政府正常情况下不会做出恶化中英关系的决定。恰恰相反,按照英国现在的处境,英国应该加强对话关系。基于这种现实,中国此时应该保持与新政府的沟通,大家可以考虑多谈一些新合作,相信特蕾莎·梅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个人认为,特蕾莎·梅展开反华几率较低,她甚至比卡梅伦对华更友好。对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正常认识,并且根据新政府对症下药。
对于英国新政府做出的拖延核电计划的相关决定,中广核回应称,鉴于项目对英国的重要性,英新政府表示需要时间熟悉,可以理解并表示尊重。
英国新首相特蕾莎梅
28日早些时候,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在另一个合资方,法国电力集团董事会得到通过。各方原计划在第二天签订项目合同。但是英国政府突然宣布了上述决定。
新任英国女首相特蕾莎梅和卡梅伦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访问英国期间,中国广核集团确定为这个项目出资60亿英镑,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持33.5[%]的股份。新项目将建在已有的欣克利角A和B旁,这也将开创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兴建核电站的先例。
不过,英国业界对此反应强烈。有政府以及公会高层指责,这影响低碳减排计划,损害经济,危机就业,是混乱并且疯狂的决定。
还有人批评英国政府在核项目而不是新能源上投入重资,或质疑它会入不敷出。
新首相将如何应对卡梅伦留下的烂摊子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罗格特:“我认为所有这些核能项目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更多在于财政问题。因为大家知道核能项目需要高昂的前期费用,所以财政是关键。”
重振英国经济是当务之急
而财政和政治自然是交织的。
英国新任财政大臣哈蒙德上周访华,曾特别提到这个核电项目是中英法紧密合作的范例之一,更表示脱欧后的英国是敞开大门欢迎经贸合作。而对于这次的英政府的临阵退缩,英国主流媒体也称,这充满了矛盾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