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经历了几个月不断的虚张声势,欧佩克终于还是达成了冻产协议,表示将在2017年把日均产油量减少到3250万桶到3300万桶,国际油价大涨。欧佩克再次向世界证明它对于国家油市的影响力,但它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终于,欧佩克还是达成了冻产协议。
周三(29日)在阿尔及利亚开展了近四小时的磋商之后,欧佩克表示将在2017年把日均产油量减少到3250万桶到3300万桶。这意味着全球原油库存从明年上半年开始会开始减少,预计在2017年年底减少到290亿桶。根据每月全球原油消费的预计,这一数值大概相当于2015年第一季度的水平。虽然不会大幅提高油价,但肯定还是能将油价提升到52美元/桶以上的水平。随着17年12月布伦特原油合约开始交易,原油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
这一减产的规模虽然已经达成,但是不会对原油库存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此次冻产协议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只是为了让俄罗斯减少产量。这不禁让人想到90年代末,由于俄罗斯与海湾国家之间缺乏信任,海湾国家为了拯救油市联合减产曾被俄罗斯伤害过一次。但是,如果此次减产真的按照协议实施,全球原油储备应该会很快被消耗。油价的上涨会抑制原油需求,但对于当下疲弱的全球经济来说,尤其对于美国的炼油商来说,无疑是带来了起死回生的机会。
沙特在过去的两年一直支持大幅增产,通过牺牲油价来抢夺市场份额。但如今沙特已意识到此举的风险。一个明显的原因就是,在长时间接近极限产能进行原油生产后,沙特想要缓一口气了。本周,沙特做出了一个极具政治风险的艰难决定——削减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和奖金。趁着冻产协议达成之际,美国立法者也试图推翻奥巴马的否定票,对沙特政府参与911恐怖袭击提出起诉,以此来延缓沙特一项巨额主权债券的出售。
沙特退出了这场原油的价格大战,对全球来讲是一个短期的胜利,但对于沙特来说,可能是一个战略性的失败,也会让人对沙特采取其它极端计划的表态产生质疑,比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上市。尽管如此,周三的冻产决议依然是一个明智的政治之举,可以避免本周工资削减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无论如何,欧佩克说明了一件事:仅仅靠一份言辞模糊的提议,它仍然有能力撼动全球市场。
但是欧佩克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这是欧佩克第二次转换立场、对油市进行干预。如果欧佩克要继续保存公信力和号召力,毫无疑问,这次的冻产就必须要实行。其次,除了对油市的影响,欧佩克的决议也提振了另外两大市场: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但这两大市场的上涨会阻碍油市供给的平衡,而这显然是欧佩克不愿意看到的。
笔者点金圣手对现货原油及白银、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与思路,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交流微信cyj03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