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限产协议尚未尘埃落定,OPEC内部已出现了分歧。据路透报道,伊拉克对OPEC进行产量估算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而伊拉克此举可谓令限产协议在诞生初期就蒙上了阴影。
OPEC限产初达成,各国产量具体份额尚需等到11月才能确定,可是OPEC内部的争论已经开始了。据路透报道,伊拉克对OPEC用于测量各国石油产量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这为限产能否真正实现蒙上了许多不确定性。
OPEC在测量中采用了两套数据:一套是由产油国自己申报的数据,另一套是由第三方估算的数据。考虑到成员国常常在产量数据上做些手脚,通常第三方的数据更小,也被视为更能真实的反应各国产量。例如,伊拉克8月自己估算的产量为463.8万桶/日,OPEC估算的产量为435.4万桶/日,其差值高达28.4万桶/日。
而同伊拉克一样,每一个不会被豁免的国家都试图选取尽可能大的数据作为自己产量的上限,在此基础上进行限产。而鉴于OPEC目前最高产量(33.2万桶/日)与限产目标(32.5万桶/日到33万桶/日)之间仅存在20万桶/日的差值,甚至低于伊拉克的估算差值(28.4万桶/日),如果使用伊拉克自己的数据作为限产依据,那么限产很有可能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而且,一旦伊拉克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那么委内瑞拉、阿联酋和科威特等产油国也都将申请使用自己申报的数据,那么可以想见,OPEC的产量实际并不产生变化。
另外,华尔街日报表示油价在会议结束后的攀升是因为人们对此次会议产生了“误解”。华尔街日报作者雅各布称,美国原油库存下跌是对油市基本面利好的唯一因素。而此次的OPEC会议并没有达成什么一致意见。限产持续时间多久以及每个国家出口将减少多少的问题均没有明确的答案,OPEC不过将限产的皮球踢到了下次的正式会议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经济学家诺兰(Erick Norland)称:
“沙特减产的决心似乎比较明确,但其他OPEC成员仍想枉顾协议提高产量。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在20世界80年代就曾多次出现这样的状况,其他成员国甚至在协议结束前夕都未能做到减产。”
笔者点金圣手对现货原油及白银、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与思路,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交流微信cyj03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