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人生,因为在乎,所以痛苦;因为怀疑,所以伤害;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我们都是天地的过客,很多人事,我们都做不了主,一切随缘吧!
《虫翅邮集》在2016年西安第17届中华全国邮展中获得了镀金奖。该邮集在首页中选择了1953年瑞士的24枚昆虫小版张。内中16枚蛱蝶邮票,与8枚天牛邮票嵌合在一起,形成顺倒两个粉色的“F”字母,寓意昆虫纲中数量最多的蝴蝶和甲虫在来回飞舞(Flight)。飞,曾开创生物进化的旷古奇迹,“落霞与孤鹜齐飞”,那是何等美丽的梦!
昆虫翅膀既有从无到有的进化历史,又有从毛虫到蝴蝶的变态过程,前者在人类出现前几亿年就完成了,后者在我们眼前不停地重复着。可惜它们在邮票上,特别在早期邮票上,出现的比较晚而且少,但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考古发掘和现实研究的结果,足以用邮票把昆虫翅膀的来龙去脉和结构特点讲得清清楚楚。 聪明的分类学家林奈,用他的慧眼将翅膀作为昆虫分目的依据,实在高明。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革翅目和双翅目等等粉墨登场,不断近入方寸天地。今天,我们看到的各式各样的虫翅,以及飞行以外的神奇功能,让人耳目一新。但受16个贴片数量的限制,只允许在展翅飞行、保护躯体和鸣叫求偶等主要功能中选择重点;而将翅膀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等其他功能,结合在蝴蝶翅膀的有关部分来展示和叙述。一些蝴蝶虽然有最亮丽的翅膀,但有时候也无奈遭到舍弃,让位给貌似简单但功能奇特、其貌不扬的双翅昆虫。 目前各国发行的大量昆虫(包括蝴蝶)邮票中,有许多离开现实的或艺术加工的素材,它们使昆虫脱离枯燥,使邮票富有神韵。这本邮集用早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地区蝶翅邮戳上的线条,来象征翅脉;为渲染昆虫翅膀的神奇,又借古埃及法老把蜣螂封为圣甲虫的故事,叙述昆虫在古人心里的不可思议。同时用电报纸上的卡通画,来展示昆虫靠翅膀鸣唱的风趣;又利用英国老艺术家E.Cooter色彩鲜艳的蝴蝶邮票设计图稿,以艺术来突出虫翅的奇特和美丽。还利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的细微结构,说明昆虫翅膀上鳞片美妙的原因。 总之,让一框邮集的艺术和科学交融、神话和现实共存,充分显示翅膀在方寸天地的魅力。
浩闻寄语:
每一天,不约而至,就是一种心情;每个人,擦肩而过,就是一次缘分;每条路,寒来暑往,就是一道风景。 守住心底那最美风景,成为一种风度,宁静而致远;守住记忆里最美风景,成为一种境界,悠然而豁达;守住生命中最美风景,成为一种睿智,淡定而从容。
具体邮币卡事宜请联系舒浩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