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对中国反倾销的国家最近似乎吃到了刺。
9月23日,商务部发布2016年第49号公告,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反倾销调查的初裁裁定。
商务部初步裁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存在倾销,中国国内干玉米酒糟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产品实施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裁定,自2016年9月23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干玉米酒糟时,应依据裁定所确定的各公司倾销幅度(均为33.8[%])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中国进口的干玉米酒精糟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据中国海关消息,2015年1-11月中国共进口干640万吨,同比增加18.8[%]。而相对原料市场,每年国内企业进口玉米有配额限制,因此,国内饲料企业纷纷转向没有进口配额限制的干玉米酒精糟和高粱替代,另外,这两种产品大都比进口玉米价格便宜,因此有价格比较优势
“双反”是指对来自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外企业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打破原来泾渭分明的市场,进入彼此领地。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全球经济弱势复苏且前景不甚明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发盛行,导致部分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据商务部统计,迄今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起。中国已成为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仅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就多达37起。2016年8月,仅钢铁行业就有来自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或征收反倾销税。
面对反倾销调查案件的不断增多,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应对。财经杂坛通过商务部网站梳理了2016年1月以来中国对国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发现,2016年1月至今,中国商务部对国外相关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已达16起。
这的确鼓舞人心。要知道,国际上不少国家已经习惯于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甚至一有风吹草动就将责任推卸到中国企业身上。今年9月中旬,美国相关媒体报道,“墨西哥沙漠里的天量铝库存与中国商人有关?”美国铝挤压协会主席Jeff Henderson还煞有其事地表示,他确信中国亿万富翁刘忠田(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掌控的铝业公司试图借道墨西哥来逃避美国关税。此事得到了中国忠旺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的强有力回击。
不过,贸易战开打对相关国家来说并非好事。在全球扁平化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贸易摩擦双方应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探讨世界经济与本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欧美国家需要重新思考霸权主义在经济社会是否行得通?
是时候想想一起“共舞”的好处了。
附2016年至今,中国对国外反倾销调查:
美原油9.28操作建议
价格反弹至美元45.3美元上方可以进场空单,短期止盈目标44.5美元,中期止盈目标43.6美元。
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目前指导原油及现货铜、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如果你对现*货市场迷茫,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可以关注本人。
文/金帝财神 投资微信:934295330
本人对现货投资的四大生存法则解析:
1.拿的利润越大就越危险你需要克制——贪婪
2.行情变幻莫测拿捏不定是你要学会——变通
3.一时失利不要抱怨这时你要学会——忍让
4.错过了大行情你要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