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看风云,世间纷扰如幻影;醉翁之意不在酒,霸金之道仅存心。大家好,我是霸金老师,回顾美国国防部长卡特19号在华盛顿胡佛研究所强调,他对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的进展感到失望,强调美军要随时做好开战的准备。
有军事专家表示,这是美国官方首次公开表态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朝核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纽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举行了闭门会晤。根据会后白宫发布的简要声明,奥巴马总统在会晤中表示,美中同意努力缩小双边关系中的分歧、扩大务实合作以应对挑战,同时,对朝鲜日前的核试验予以了谴责。
这是9月9日朝鲜进行2006年以来第五次核试验之后,中美高层之间就朝鲜核问题进行的第一次面对面沟通。会后白宫迅速发布声明称,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均对朝鲜在9月9日进行的核试验予以谴责,并同意在促进半岛无核化方面加强协调,包括加强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相关合作以及执法渠道上的的合作。
中国政府官方网站9月20日早间发布了李克强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图片,但截至发稿时为止,未就会晤内容发表官方声明。
老朋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认为,尽管此次会晤在涉及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但在朝核问题上却很难取得突破。
“朝鲜想要发展核武器的根本原因是其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产生了保卫自身安全的强烈需求,而核武器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有效手段。朝鲜这种内在的需求不会因为中美之间达成某种层面上的共识就轻易放弃。”他说道。
在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不久,美方曾再度抬出朝鲜核问题的“中国责任论”一说,美国防部长卡特甚至直言“中国对这一事态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也有重大责任来扭转事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2日的发布会上直接回应,朝核问题的由来和症结不在中方,而在美方。朝核问题的实质是朝美矛盾。也许美方应该全面回顾半岛核问题演变过程,认真思考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美国一直要求中国对朝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以此促使朝鲜弃核,”沈丁立表示,“但是,如果中国照做,只能出现两种情况:或是朝鲜与中国彻底决裂而倒向美国,或是朝鲜崩溃风险加大,威胁中国边境甚至于整个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而这两种结果都“将危害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中国无法接受的”。
一名接近中国外交的分析人士早前曾表示,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三个坚持”,和美日韩等国“不惜一切代价促成朝鲜弃核”之间,有着根本差异。中国始终认为,无核化与半岛和平稳定必须同时实现,决不能为了其中一个放弃另一个。
再值得注意的是,9月18日,美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外交部长举行会晤,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美国表示将“恪守其对韩国和日本坚定的保护承诺。美国将以其全面常规防御能力和核防御能力为后盾,为韩日两国提供延伸威慑。”
韩美日三国外长借参加联合国大会聚首纽约,就朝鲜核试发表联合声明,这是三国外长自2010年以来第一次发表联合声明。韩国外长尹炳世表示,三方一致认为,要让朝鲜为新的挑衅付出额外代价。美国国务卿克里敦促朝鲜冻结核计划,以便把各国召集在一起,开始有关未来的认真谈判。
分析人士在研究了卫星图像之后认为,朝鲜可能已经完成了下面三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新的核试验随时都会开始。
三方联合声明展示了对朝强硬姿态,但也透出了面对朝鲜可能举行新核试、而国际制裁又难以奏效这一现实的某种焦躁。三国外长大概都对他们开出的药方哪怕能起到部分作用很悲观,但他们表面上做出坚定不移的样子,因为三国已经失去调整对朝政策的想象力,不论管不管用,它们手里就只有这一招。
如今的情况是,朝鲜已经对国际制裁产生了很强的抗压力,它围绕发展核武的自我循环能力似乎已大体形成。一边是韩美日像拧干毛巾里最后一滴水那样强化制裁,一边是朝鲜核试验和*试验不断实现新突破,平壤至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主动权。
更为糟糕的是,已陷入完全孤立的平壤看上去在滥用这一主动权,从它的角度把局势向临界点推。目前朝鲜的核威慑仍是“理论上的”,甚至被认为是“虚构的”。一旦朝鲜真正完成核弹头的小型化,实现核武器*化,它对美国的核威慑变得真实而紧迫,到那时会发生什么呢?相信面对这个问题不止一方决策层的脑子里曾经闪过相当冲动的念头。
霸金老师认为,中国一来很难影响朝鲜,二来说服不了韩美日,我们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眼看着形势的恶化大大超出了中国的掌控力。中国反对半岛生战生乱,但这只能是态度和努力方向,不能是我们高出所有其他方面的绝对责任。
如果朝鲜与韩美日之间的对峙朝着丧失理性的方向发展,中国就应考虑一方面尽量阻止这种对峙,一方面逐渐建构不被半岛乱局深度拖进去的能力。这乍一看很难操作,但它的现实可能性是存在的。
当下韩美日和朝鲜都对中国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中国要让双方都习惯我们目前的姿态,逐渐去除它们的幻想。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需大力加强防范半岛危机威胁中国利益的能力,公开设置红线,比如朝鲜核试验地点不能距离中国边境更近,美韩军事部署不能直接威胁中国等等。
中国假如任由朝鲜与韩美日相互恶斗一阵,如果双方都不想发生战争,到它们都深感战争一触即发并且忧心忡忡时,就有可能变得更愿意听取中国的意见,在中国的调解下各往后退一步。
保持低调的这段时间并不意味着中国主动放弃对东北亚的影响,我们可利用这段时间升级战略核力量,强化军队针对半岛的快速反应能力,展示我们对半岛问题最终结局的发言权。
基于地缘原因和历史原因,有力量的中国必将在东北亚“不怒自威”。半岛问题过于复杂,中国的利益常被兜着圈子侵蚀。要促使半岛问题变得清晰简单,越那样越没有力量敢于公开同中国过不去。
霸金老师认为,中国应当对半岛的最坏情况有所准备,同时朝着最好情况努力,但不必为此而过于为难自己。中国有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充足手段,其他情况就都是相对好的。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在半岛方向重获战略上的轻松感,你们说呢?
(笔者是一位军事爱好者,也是一位经济研究者,同样也是一位现货理财分\析师,工作额外之余略有投稿,对天然气、原油、沥青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你我有缘微信/QQ:525573612,笔者创作不易,欢迎转载赞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