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金融:如何看中国特色式的卖房保壳?
最近不少股民的朋友圈被“*ST宁通B”刷屏,那么今天浩然就谈谈这个话题
“上市公司靠卖两套北京学区房保壳”。南京的这家上市公司,已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现在靠卖两套房希望能“保壳”?让人忍不住感叹:究竟是楼市“疯狂”,还是A股“奇葩”。
数据上来说据该公司公告,上述房屋建成于2004年7月,以评估基准日为2016年7月31日的评估结果如下:评估前的房产账面价值为129.74万元,评估值为2272.62万元,增值额为2142.88万元,增值率1651.68[%]。而该公司8月底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2016年上半年净亏2110.91万元,如果*ST宁通B两套房卖成功了,公司上半年的亏损就可抹平,可以继续挺进下半年。
该公司两套房12年增值16倍,这事件背后可以看得出来房地产市场现在太热了,巨额盈利令人咋舌。这样看似不正常的正常事件让广大网友纳闷,关于房地产和经济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其实关于房地产和经济的争论,核心无非是如何确保经济在不依靠房地产的情况下继续增长。这个问题甚至可以推导为,经济什么时候会摆脱房地产?有没有可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而经济转型成功?
个人认为这很荒诞,但很中国。实业萎靡,全民被迫买房抗通胀,上市公司也靠买房保壳。换句话说你除了有自由住宅外,手上还有两套北京学区房,就可以比肩上市公司了。但是房价上涨至此,往往也是处在盛极而衰的临界点。有消息称房地产大佬开始高价撤离,而被鼓吹到疯狂的楼价会砸在谁的手里?
因为房地产作为中经济的重要支撑,在经济没衰退的情况下,热门城市房价很难消热。事实上荒谬之谈的背后,都是涉及房地产复杂逻辑问题。大量的学界和业界的大佬们用“看不懂”代替了“必然崩盘”的字眼,这种变化真让人难以寻味。
浩然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存在破与不破的问题。而对于投机买房的群众,浩然认为既然资金到位,市场上有很多方式来理财。不必将自己一辈子积蓄压在“看不懂的”房地产上。如现货、股票都是较之楼市更加可控的,也是更为有趣。
笔者国际金融理财师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对现货原油、天然气、铜、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笔者微信:chr0021(长按可以复制)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