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是一個“準零和”的市場,所謂零和市場就是“有賺必有賠,贏虧必相等”。不過因為黃金市場上不少機構和企業在進行黃金交易的時候並不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比如企業購買一些外幣用於支付,日本幹預日圓的匯率等等,這些時候機構交易的動機並不是專取匯率的差價。因此黃金市場總體上看是一個“準零和”的市場。作為一個“準零和”市場對於從事投機的交易的金民來說應該是存在更多的機會,但是實際上不少投資者並沒有經常品嘗交易贏利的喜悅。
筆者認為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黃金交易需要的技術、魄力、交易習慣等因素外,專業的思維習慣也是決定投資者長期能夠獲得收益的重要原因。
很多投資者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分析市場的辦法,這些辦法各有千秋,但是不會有一種辦法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既然黃金市場是“準零和”市場,那麼投資者使用的分析辦法如果沒有任何獨到之處和特點,那麼就難以超越市場其他的投資者,因此也就難以實現長期穩定獲利的目標。(如有願意交流或咨詢者,可加企鵝******。驗證碼:廖凱鑫,無驗證碼不能通過群驗證。)
黃金交易分析的獨到之處實際就是投資者交易的經驗,這個是不容易從書本上學習到,必須在交易中體會。比如,歐元、英鎊、瑞士法郎這些歐洲貨幣對技術圖形走勢比較敏感,在多數時候可以通過技術分析把握,而澳元、日圓就容易受到短期資金的衝擊而出現大的震蕩,這種情況再使用技術分析的辦法準確性就要差一些。有經驗的投資者甚至可以在交易中體會到,同一種技術分析的形態,可能對於英鎊準確率就很高,對於歐元作用就要差一些。再比如筆者認為目前RSI(14)指標在歐元的天圖中,數值在20到70之間運行,就意味着歐元長期可能反複走弱。後期如果歐元從下跌趨勢轉為長期的上升趨勢,那麼技術上要求RSI(14)指標的數值在30到80之間運行才可以正式確認歐元上漲趨勢成立。這個技術指標使用辦法是準確率比較高的,但是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對於英鎊、瑞士法郎,中使用這個指標的時候,RSI(14)取值就要進行微調,準確率才會高。可見對於分析辦法的細化,知道什麼時候用、該用在什麼貨幣上是提高投資者判斷準確率的關鍵。
現在很多投資者,一旦交易遇到挫折就開始懷疑自己方法是否正確,進而改變自己方法,選擇其他辦法,這個就難以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而實際專業的投資者會依據行情的變化改變自己的看法,而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分析方法,只會不斷完善和細化自己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