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富金升(love8686t )
中国经济解困转型的前景非常广阔,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货币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将对于全球金融体系、国际商务活动等构成强有力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一个经济体的运行质量取决于其制度质量,这对于一种全球性货币而言同样重要。储备货币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为中国带来诸多重要好处,包括潜在降低借贷成本及促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允许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跨境合同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从而减轻美元定价引起的外汇风险,最重要的是,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以更具经济效益的方式调整部署开放了大门。
可想而知,后者能刺激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更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与中国相比,其他储备货币国家的储备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更少 — 美国当前无需储备也能有效运作 — 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和“新丝绸之路”宏伟倡议等旨在修建与邻国相连贸易基础设施的海外投资项目,以及各种私营部门计划,能够为捆绑在外币存款和美国国库债券中的资源带来有吸引力的新用途。
德、日均不愿本国货币国际化 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
外媒称,德国和日本都不愿本国货币国际化,因为担心这会引起货币升值从而损及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国则正好相反,积极寻求让人民币进入全球主要货币行列。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9月12日刊文称,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在全球范围建立起一个交易机构网,过去几年时间里,从香港到其他的亚洲离岸中心,再到中东、欧洲和美国,人民币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交易网络。同时创建一个不受中国资本监管影响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同时采取渐进式市场开放政策,也因此提高了这种货币的国际地位。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主导型的国际货币只有两种:英镑和美元。历史经验表明,全球货币体系的转型会对许多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整体带来严重震荡。最典型的例证就在于,一战之后,美元在替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中,为重塑金本位制,美联储曾长期推行严厉的通货紧缩政策,这成为大萧条的重要诱因,并带来了纳粹在德国上台、日本少壮军人冒险发起侵略战争等一系列危险的连锁反应。而在1971年,当尼克松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直接引发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灾难性“滞涨”。
基于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个人总结认为,人民币要想相对平稳的跻身主导型的国际货币,应当继续有序扩大国际市场上的离岸需求,另一方面则要加快改革,让人民币的崛起获得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
为寻求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做出那些努力与变革?
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供给侧的技术进步、更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更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更为频繁的创新、更为完善的服务业,以及来自需求侧的更多消费。要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资本错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这又需要以更大力气来推动国有工业产业、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汇率机制更为灵活、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等具体改革措施的作用下,让人民币的国际化获得更有效的助力。
中国官方特别是金融业主管部门应继续发挥香港地区完善的法律体系、优良的市场基础设施、稳健的监管体系及已获得过检验的危机管理能力,强化内地与香港在人民币业务上的合作,积极促进彼此之间的协作与各自的金融创新,千方百计降低交易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的几大坚实动力:人民币稳定运行,能够为国际商务活动节约成本。中国政府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有助于人民币扩大国际使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就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与欧盟、日本存在矛盾,这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其他经济体对现有体系的疑虑。中国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国家发展的带动者。
人民币国际地位飙升 超过世界60个国家储备人民币储备
因此人民币在2013年超过欧元成为第二大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达9[%],但美元的比重为81[%],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用途更广的国际支付货币的角度看,人民币在2014年排名第五,位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在国际支付市场所占份额仅为2.2[%],相比之下,美元的比重为44[%],但人民币的上升势头很猛。
同样,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由于中国实施外汇管制,人民币的占比只有1[%],而美元为44[%]。但人民币的占比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如果中国放松管制,可能会出现爆发式提升。任何主要储备货币的背后都需要有厚度、流动性强且对外开放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支撑,还需要能赢得国际深度信任的监管机构。
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约为美国债券市场的10[%],由四个监管机构分散管理。尽管会遇到各监管部门的阻力,但如果中国领导人愿意,几年内就可以将这个债券市场统一为单一、协调的市场。在我们的新书《人民币崛起》一书中,我们预测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在几年后将达到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的40[%]。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把大量地方政府债务转入国家债券市场,需要鼓励地方政府更多依靠债券市场融资,取代如今过度依赖银行借贷的做法。这些措施将满足市场“厚度”的要求。
为保障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国家还需要做出那些改变与努力?
不过个人认为单纯的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中国还需完全开放资本市场,并向国际市场保证,这种开放不管遇到何种外部压力都会持续下去。中国要实现这种程度的开放还需几年时间,短期内因国内金融压力和资本外流压力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的监管机构进步很快,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其管理能力享有很高口碑,它把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在低位并维护货币稳定,其领导层的能力水平名声在外。目前以及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民币作为一种储备货币的使用范围会很广,但程度会很浅。超过60个国家有人民币储备,但这些国家储备人民币主要是为了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以及偿付因从中国进口欠下的部分人民币债务。
尽管人民币如今的市场份额较小,但它正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向更高的位置攀登。至于人民币能崛起到什么程度,那将取决于国内改革的速度和广度,以及目前摊子铺得太开的金融机构能否成功去杠杆。在迈向国内银行体系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放宽利率和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的措施,从而在创建一个全面参与国际金融资金流的系统进程中树立了两个重要里程碑。重要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许多权威机构相信人民币具有公平的估值,储备货币地位将意味着当前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关系终止。
文/旭富金升,交流微信love8686t。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谋求更高的国际地位已迫在眉睫,国家一直在积极谋求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的能打开更大的经济空间,在未来的市场当中能不能分取市场部分份额就看你如何做出选择,如何合理的分配与利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