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齐鑫:美联储会议前夕,细数9月不加息的5大理由
因外界预计美联储(FED)将在日内稍晚开始的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保持利率不变,周二(9月20日)亚市盘中黄金小幅走高,连续第二日维持涨势。
美联储为期两天的利率决议会议将在周二开始,届时决策者将会讨论美国经济及其加息的能力。美联储主席耶伦计划周三在会议结束后召开新闻发布会。
周四(9月22日)北京时间凌晨2:00,美联储将公布其9月货币政策利率决议。
最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美联储在9月加息,但措辞将极为温和,并不再暗示年内是否将再次进行加息,弱化未来加息路径;
2、另一种情况则是美联储9月依旧按兵不动,但其措辞料将较为鹰派,并明确暗示年内将加息一次。
以下为美联储9月不加息的九大理由:
一、美联储加息市场预期极低
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似乎很渺茫,除非经济学家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自1999年以来,美联储在21次会议上上调了基准利率。
其中除了两次以外,在所有加息的会议前,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中,都有超过90[%]的人预计美联储会加息;所有情况下,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美联储会加息。
接受调查的59位经济学家只有10人预计其会加息25个基点,占比仅有17[%]。展望12月份的会议,73[%]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将有所上调。
对具体每次会议的预期,也存在类似的分歧,9月加息的可能性在20[%]左右,12月则略超50[%]。因此预计2016年美联储将仅加息一次,且时间是在12月份,届时总统大选已经结束、且美联储官员将获得更多数据,以确认经济增速并未停滞。
二、美联储鸽派阵营壮大
尽管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由中间派转为偏向鹰派,但是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却由偏向鸽派偏向大鸽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也由鹰派偏向鸽派,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则由鹰派转向中间派,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则从中间派偏偏向鸽派,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也由中间派偏向鸽派,此外,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也由鹰派偏向鸽派。
三、非农就业不足以促进加息
美国8月份的非农就业增加人数不仅弱于普遍预期(过去数个8月份的就业报告反复出现该趋势),而且工作总时数下滑也指向当前季度的GDP反弹势头乏力。商品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再次显现受压迹象。
虽美国6、7月非农就业足够强劲,表明在面对经济增长滞缓之际,就业状况未大幅恶化,但从8月份的非农就业来看,并未传递出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强劲反弹的趋势。
美联储将会顾忌到美国经济是否足够强劲能够安然承受加息,且今年上半年GDP平均增长1[%],表明美国经济或难以承受第二次加息。此外,美国8月工作总时数增长停滞,表明下半年开局,GDP增长将减缓。
四、通胀回升但通胀预期低企
在通胀方面,虽然8月不计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燃料的核心CPI月率上升0.3[%],预期为上涨0.2[%]。
且美国8月总体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2[%],8月CPI年率上升1.1[%]。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升2.3[%],达到2009年以来最高,7月份升幅为2.2[%]。
但是美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未体现出太大通胀威胁。正如美联储理事Brainard所言,鉴于通胀依旧低迷和需求不振,预先加息的理由不充分;美联储鸽派的理由变得稍微更具说服力。
在当前通胀低于目标的情况下,只有当实际通胀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时才促使美联储加息,也就是当前的通胀是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而通胀预期反而在实际通胀低于目标的情况下,更能够左右美联储行动。
美联储评估美国通胀预期的指标5年/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显示,从2021年到2025年,美国的年均通胀率将为1.5[%],虽然为大约3个月以来最高水平,但是较去年12月加息之时已经显著下降。美联储的通胀目标为2[%]。
五、美国GDP乏力、零售销售低迷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为上升1.1[%],升幅虽符合预期,但是低于初值,因企业积极去库存抵消了消费者支出带来的利好作用。
据报道称,伴随美国经济的温和增长,衡量企业收益的关键指标连续第二季度上涨,但美国商业仍因全球疲软和其它因素承压。从产出自2015年下半年放缓起,美国经济便挣扎于重获上升势头。
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为0.8[%],上半年GDP增速为1.0[%]。然而8月份等零售销售数据暗示美国下半年GDP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