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9月以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尽管此前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两国试图联手控产以稳定油价,而9月下旬有望再次讨论“冻产”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但这仍未能缓和近期全球油价的跌势。
受此影响,在“二连涨”之后,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年内第四次下调。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2016年9月1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55元和150元。
由此测算,相对应90#汽油下调0.11元/升,92#/93#汽油下调0.12元/升,0#柴油下调0.13元/升。以一辆油箱为50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此轮油价下调后,加满一箱油将节省6元左右。
在冻产消息及供应过剩等各种消息的拉锯之下,油价仍可能宽幅震荡,但基本会以下行为主,只是下行空间将相对有限。综合各方面因素,下一轮调价周期,即9月30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有望迎来下调,但也不排除有搁浅的可能。
而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称,由于原油需求放缓,而供应却在增加,预计到2017年上半年前,全球油市将维持供应过剩状态
实际上,美联储并不善于在不致使失业率激增的情况下应对物价上涨。1960年代及70年代早期,美联储曾让失业率降至比预估的充分就业状态要低的水平。但随后由此引发的多轮恶性通胀与经济衰退使得美联储的官员们至今仍对通胀的界限小心翼翼,哪怕现在并不存在恶性通胀的迹象。
美联储主席耶伦对两方阵营都曾表示了理解,并在3月讲话中附注称美联储可能在充分就业水平预估方面出错。当时美联储官员的预估中值为4.8[%],而耶伦认为实际水平很可能低于这个数字。如果真是这样,“失业率则需降至更低水平才能彻底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不景气,刺激薪资更快地增长与使通胀回到2[%]的目标”。由于决策者们对于是否应该加息存在分歧,本周的政策会议很可能维持利率不变。
本周重点关注数据
周一:16:00 欧元区7月季调后经常帐;22:00 美国9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周二:14:00 德国8月PPI月率、瑞士8月贸易帐;20:30 美国8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美国8月营建许可总数;
周三:04:30 美国至9月16日当周API原油库存;11:00 日本至9月21日央行利率决定;20:30 加拿大7月批发销售月率;22:30 美国至9月16日当周EIA原油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