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金玲常跟投資者說:做投資,學習第一,賺錢第二,這樣的投資才是有價值的。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長期的知識的積累,你才可以不永遠依附着分析師,才能在投資路上走得更遠。否則做單起來就非常的麻木,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做多或者做空。懂得技術分析,在逆勢震蕩行情就能不慌不亂,把握該有的利潤。
對於現貨投資中超短線交易者而言,“不漲就走”是一個次日應對的總策略,需要通過應對技巧來貫徹這一策略。有幾點是特別重要的——開盤價、首筆成交量比、分時均價線、昨收盤價、運行時間、前半小時量能表現。下面金玲就以白銀投資為例講解下短線投資的一些技巧。
1、過強易折:市場上有一句經典、被廣泛認同的話叫“強者恒強,弱者恒弱。”這句話常常是對的。關鍵是“恒”到什麼程度,肯定不會是永恒。但,恒三天還是恒三個月?其實,這在實盤操作中是比較難把控的。在這里強調的是,對於強的認識還需要有另一面的認識,那就是過強易折;注意:當強勢銀價轉弱時,殺跌或補跌起來有時或許更加凶狠。所以,對於連續拉升之後的強一定要小心,寧願錯過,不可做錯。強弩之末的強是絕對要放棄的。
2、初次轉強:銀價的轉強攻擊,在日線圖上能很清楚地看到,是初強還是末強;如果近一階段一直是震蕩蓄勢或小陽慢升,突然放量轉強,這種強是有其關注價值的,因為,它屬於初強。如果連續放量攻擊5-8個交易日之後,你才追進去,這不叫追強,這叫追高,因為,它已屬末強;追末強銀價風險度會隨之加大。實盤中,需要關注的是初次轉強的首發位。
3、交易心理:很多人不敢碰強勢銀價,生怕上升是假動作,自己一進去就被套住。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交易心理。而一些新手或多或少地也操作過強勢銀價,但被銀價修理之後,變得小心翼翼了。小編認為,不管你采用何種方式交易,都會面臨失敗交易的困擾,這是非常正常的。強勢銀價當日及次日表現較好的概率其實要勝於一般性銀價,這一點已不需要強調。需要反複強調的是:強勢銀價對如果次日該強不強,則一定要爭取在第一時間了斷。這就是小編強調的“不漲就走”。學會把損失控制在自己事先預定的範圍內,就會減少操作強勢銀價的恐懼感。
4、離場技巧:其實,技巧是要讓位於策略的。因為,策略相對可靠,而技巧卻有可能“弄巧成拙。”對於貴金屬投資中超短線交易者而言,“不漲就走”是一個次日應對的總策略,需要通過應對技巧來貫徹這一策略。有幾點是特別重要的——開盤價、首筆成交量比、分時均價線、昨收盤價、運行時間、前半小時量能表現。簡單地講,如果是放量高開、銀價始終在分時均價線上方運行、缺口不補、並且這一特征能夠持繼的話,則是明確的持倉信號;相反的因素越多,越需要在第一時間出局。
5、尊重事實: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時候,銀價對下跌,我們喜歡想像是主力洗盤,還能再漲上來。小編想強調的是:或許你的想法是正確的,的確是洗盤;但也有可能是錯的,就還真的跌下去了。在這方面,有區分的方法,但卻沒有可靠的區分方法。特別是對於短線操作而言,尊重當前事實會比從幻想或推測出發來得更直接、更可靠。果斷、堅決地執行“不漲就走”的應對策略,會比盤中分析真假更務實、更有效。長期而言,它於超短線操盤更有利。而且能夠確保交易不會受到重大傷害,封殺不利交易成長的時間,確保長期交易的安全。
總之,以事實為依據;以交易系統為準繩是超短線交易者應該遵循的原則。
投資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對風險認知的加深是一個投資者不斷成熟的標誌。只有一個投資者對風險有了正確的認知,又能以正確的心態去執行,規避風險,才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投資是長久之計,不是一朝一夕,不可操之過急。就算你現在虧損了,只要及時改正,失去的都有機會。 把握做單時機,掌握行情動向,方可穩操勝券。
我是金玲有道,一位資深現貨分析師,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文章也可以百度金玲有道加我聯系方式,在投資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