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美国撤销原油出口禁令后,虽然原油出口数量并未迅猛增长,但国内炼厂和原油生产商的命运出现了逆转,在页岩油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有一个似乎较少受到关注。
WTI原油在美国的售价一直远低于布伦特原油,原油价格崩溃前,两者的价格差距在2013年高达22.53美元/桶。
页岩产业开采的轻质低硫原油越来越多,但由于原油出口禁令的存在,美国国内原油和页岩油产业一直受人摆布。尽管美国炼油行业的设施更适合加工价格低廉的重质含硫原油,炼厂却誓死捍卫原油出口禁令,理由是如果失去成本优势,汽油价格会上升,美国的能源安全也会受威胁。
然而,这个理由在国际石油贸易中似乎站不住脚,美国在经历页岩油革命后能源独立性已经大幅改善,而且美国炼油产业有28[%]属于外资,威胁能源安全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自去年12月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被撤销后,交易商可以自由地将美国原油运到世界各地,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的价差开始不断缩小。但结果有点令人意外,因为美国的原油出口数量并没有迅猛增长,2016年头五个月的出口仅比2015年平均高出9[%]。
据统计,今年6月美国的原油出口降至40万桶/日以下,尽管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正被出口到越来越多目的地。也正因如此,美国炼厂的季度盈利与欧洲及世界各地的企业越来越接近。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月度报告称,今年全球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增长预计创下至少10年来最低,这将抑制原油需求。在上周发布的EIA《短期能源展望》中,基于美国炼厂的汽油、柴油和取暖油销售情况,预测今年的炼厂利润将不及2015年。
多年以来,美国炼厂因为原油出口禁令获益良多,但牺牲了页岩油生产商的利益,现在它们必须立足全球市场,与全世界公平竞争。虽然它们成功增加了石油产品的出口,但每桶的利润率在近期内都不可能回升。而撤销禁令后,页岩油生产商则可以受益,因为它们不必承受与布伦特原油的巨大价差。在页岩产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这一个似乎较少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