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朔:9.13日内原油沥青行情走势分析及空单被套怎么办
投资本有盈有亏,高利润的同时也是高风险的,想只赚不亏是不可能的,投资产品都是利润风险并存的,所以李建朔老师告诫大家不要有这种想法,大家要摆正心态,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市场,如果适合就找个高水平有能力的老师在你做单时为你尽量减小风险,争取最大利润才是投资之道!
消息面
周一(9月12日)国际油价延续上周五跌势,开盘跳水逾1[%],一度触及45.08美元。原油市场多重利空来袭,油价上周五大跌4[%]再续跌。今日,市场将聚焦OPEC月报,欧佩克将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此前公布的一项调研显示,OPEC8月产量可能触及纪录最高,增至3350万桶,7月修正后为3346万桶。若如预期表明冻产之路将再掀波澜,此次OPEC月度市场报告也许投资者格外留意,李建朔老师qq1713533259预计将对短期油价走势造成影响。
原油沥青技术面及走势分析
虽然冻产押注依然为油价提供支撑,但原油库存大降的支撑效果开始消退,因市场认为飓风影响不会持续,同时美元反弹以及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的再度大增也令油价承压。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5.8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7.95美元/桶。从技术面上看原油周线可以得知其实油价走的是一个区间震荡行情,油价维持在42-48美元附近整理行情没有太大变化。本周周线又录取倒垂线,前两周周线都是收阴,K线在布林带中轨下方运行。附图MACD在零轴上方绿色动能柱,指标弱势有望放量。从周线形态上油价没有突破48美元压制,本周初李建朔老师个人还是一个看空思路,预计油价会回到42美元下方去。日线上看K线即将脱离布林带中轨运行,本周五最后又是收阴柱。附图MACD在零轴上方死叉,绿色动能柱,指标弱势。日线级别上李建朔老师个人认为日线上油价下方支撑位看42美元,其实李建朔威信lxjzss个人预测油价就是在大区间42-48美元运行,那么操作可以做区间高沽低渣。
现货原油日内操作建议:
策略一:油价回落45美元附近多单进场,止损0.4个点,目标46附近。
策略二:油价46.2-46空单进场,止损0.4个点,目标45.2-45.
策略三:油价破位45美元直接追空,止损0.3个点,目标44美元。
现货沥青(宁贵沥青)日内操作建议:
策略一:沥青4300-4320多单进场,止损40个点,目标4370-4390
策略二:沥青4400-4380空单进场,止损40个点,目标4320-4300.
本周原油沥青是看涨还是看跌?
据李建朔老师了解外媒获悉本月末OPEC非正式会谈举行前,不止是沙特,还有一些OPEC国家的产油量也环比减少。《华尔街日报》获得的OPEC国家初步报告数据显示,今年8月,OPEC成员国合计日均产油3300万桶,较7月减少20万桶。产量减少主要来自:沙特自行估算的日均产量减少4.3万桶至1063万桶;据石油业咨询机构估算,阿联酋和科威特的日均产量分别减少10.7万桶和10.2万桶。至于上周四表示产量回升到制裁前水平才考虑限产的伊朗,8月日均产量为363万桶,今年5月以来大致都处于这一水平。
如果以上数据属实,沙特和OPEC整体的上月减产幅度其实很小。不过,本月26日至28日,OPEC国家就要进行非正式磋商,加之上周沙特与俄罗斯刚刚达成联手稳定油价的协议,这个时点曝光OPEC国家减产的数据让人更加留意。不过看空者预计,上述联合声明能支撑油价几天甚至几周就不错了。即便沙特与俄罗斯真正冻产,从基本面上来看也没什么区别,因为两国的产量实际已在历史高峰。分析人士目前预计,本月末OPEC会谈最有可能无果而终,最不可能达成减产。
总结: 上周油价难逃“黑色星期五”的魔掌暴跌约4[%],本周油市将迎多重危机,因被风暴推迟进口的原油流入,料美国库存将大幅上升;加之美元走强钻井增加、对冲基金连续减持原油净多头头寸,油价下行压力还会持续。
原油空单如何解套:
空单45美元下方被套的朋友,只能说你的进场点位太激进了,空是今天的主题思路没错,但我们也要看什么点位进场,或者说你赚钱了没有出,贪心不足反而变成亏损,不过45美元下方空单在手如果风险不大建议采取加仓方式拉均价,行情反弹大概在45.30附近即可再次加仓,这样获利更大也能尽早出局。
寄语: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带来收获,在接下来的投资里顺风顺水,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我咨询,我不仅是一位指导老师,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另外我还要说做投资最重要一点:点位到了就干!点位不到就看,做单需要勇气,持单需要勇气!成功不是靠运气,选择大于努力!喊单解套裙83988441验证666【无验证 不通过】李建朔老师qq1713533259
建议仅供参考 盈亏自负 做单严格带止损
注意:本文是由技术总监-李建朔老师编撰!近期市场上文章抄袭严重希望投资擦亮双眼,不要被这些行业有些人所蒙蔽;
(严重声明: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