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总结
昨日的黑周五,美国WTI原油10月期货周五(9月9日)收跌1.74美元,或3.65[%],报45.88美元/桶,盘中最低触及45.84美元/桶,录的一根实体大阴柱,本周上涨3.26[%]。油价一番暴涨暴跌,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但仔细分析,还是有迹可寻的。美国原油库存的减少并不是受需求强劲影响而是受当地天气恶劣影响,飓风迫使美国进口原油的油轮上周推迟到岸卸载原油,在致使美国原油进口量大减的同时,美国原油库存也大幅下降。但是预计随着油轮陆续到岸,美国下周原油库存以及原油进口或将暴增。因此致使获利盘大举涌出,原油空头也再次回扑“昨日油价上涨主要是错误解读原油库存下降,但经深入研究后发现,库存减少主要是因风暴造成进口延误。 “因为被Hermine推迟进口的原油流入,下周大家将看到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上升,” WTRG Economics总裁James Wi lliams说。
市场上一直在谈论OPEC冻产事宜,然而本月底的会议上不太可能会达成冻产协议。部分OPEC成员如沙特与伊朗之间存在仇恨,所有这些国家都不得不抽取尽可能多的原油以支付开支。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即便达成冻产又怎样来核实呢?
俄罗斯与OPEC同意组成一个工作委员会来研究这一问题。换句话说,他们同意进一步商讨。即便达成冻产协议,全球第三大原油生产国美国也不会参与其中。冻产将导致OPEC原油生产超出生产配额约200万桶,而美国生产量仍高达逾800万桶/日,利比亚与伊拉克等国也正在扩大生产。很明显,全球原油生产远多于需求。尽管市场上在讨论需求增加,但美国经济增速低于2[%],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周四下调了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中国经济前景也有所放缓。那么求从何而来呢?所以总的来说冻产依旧是很不靠谱的一说。
下周利多因素
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使用国,中国8月共进口3285万吨原油,约777万桶/日,为4月来最高。而新华社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商业原油库存下滑环比5.7[%]。安迅思中国(ICIS China)分析师Amy Sun称,随着中国炼厂的炼油高峰季已过,这些炼厂将逐步开始补充库存。
下周利空因素:
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周五表示,一直不愿加息的美联储如果等待太久才行动,那么其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所以逐渐收紧政策或许是恰当的。罗森格伦历来是美联储的一位鸽派官员,他意外发表鹰派言论后,金融市场掀起巨澜。美元指数短线急涨至三个交易日高位95.56。美元走强令油价承压。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周五(9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9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7座至414座,过去11周内第10周录得增加。同时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总数增加11座至508座,较去年同期减少340座。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短期能源报告称,2016年和2017年的美国原油产量降幅将小于预期,因担心美国原油企业钻井活动增加将帮助产量回升。在报告中,EIA上调2016年美国原油产量预估上调至877万桶/日,预估降幅缩小至65万桶/日,同时上调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预估至851万桶/日,预估降幅缩小至26万桶/日。
原油市场:
1、阿尔及利亚油长:石油冻产或许需要两份单独的协议;或许需要在欧佩克国家之间拟定一份协议,在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另外拟定一份;对于石油冻产的前景持积极态度,石油冻产将会是一个很难的决定。
2、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油市正在复苏,当前共识是油市复苏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下周延续影响(基本面剖析):
这期API和EIA数据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后续影响还将持续,不过可能是利空的影响了。 原油价格所再次多次的大涨大跌,所以行情还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下周市场将迎来中秋假期,中国、香港、韩国等市场周中将相继进入休市状态。但当周仍有一些重磅经济数据公布,其中包括: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英国8月CPI和PPI、欧元区第二季度季调后就业人数、英国8月失业率、日本7月工业产出以及欧元区7月工业产出等相对重磅的数据,届时或引发主要货币对较大波动。
除了经济数据之外,下周英国央行(BOE)、瑞士央行(SNB)将公布利率决议,且当周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基和执委劳滕施莱格、澳洲联储(RBA)助理主席肯特以及加拿大央行(BOC)高级副行长威尔金斯等将纷纷发表重要讲话,投资者需保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