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国际原油曾两次上涨,首次上涨原因是因为美国API原油库存数据经历了连续两周的上涨后,意外下降1208.5万桶,为自1999年1月之后的最大降幅,其油价涨幅达近3[%]。接着周四晚间美国EIA原油库存减少1451.3万桶,创有记录以来第二大降幅,仅次于1999年时期1522.2万桶的周降幅,令油价跳涨,涨幅达4[%]。
EIA与API同向录得大幅下滑,原因之一可能是墨西哥湾受飓风影响而停止作业,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和进口数量双双下滑。当然,支撑油价的因素也少不了中国的影响。早在国际油价由100多美金跌破50美金的时候,中国就在不断的买进战略储备用油。
虽然近年中国没有公开公布战略油的储备量,但有搞数字迷的分析师却不愿放过一点蛛丝马迹。此前,摩根大通分析师采取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将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从本地产量及进口量中扣除。由此所得的上半年库存增速为120万桶/日,总库存为4亿桶。
然而,就在9月2日的时候,中国国家统计局终于在今年首次“大度”地公布了上半年国内战略原油储备——3197万吨,这相当于中国33天至36天的石油进口量,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的标准储备水平。不过,这之后我国又积累了多少战备库存,暂时无人知晓,且中国石油可以在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之间切换。
由于国内产油量下滑,中国逐渐开始依赖于原油进口,致使中国今年的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当然,这也得益于国际油价的崩溃以及逐渐兴起的“茶壶炼油厂”。外界对此现象的解释为:趁油价还低迷时赶紧囤,这样等到价格开始回升时就可少受点冲击了。
从分析师的角度来看,知道中国的石油储备对于预测油市未来走势而言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中国政府似乎觉得没有必要向全世界宣布这个信息。总之,现在的现象就是国际油价在跌,中国油价在涨,其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现在原油过于依赖进口。或许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并持稳,中国油价会下调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