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特别喜欢说的一句:管他什么方法,能赚钱的就是好方法。轻易回避了投资本质问题的思考,这种懒惰的行为,最终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一般地,我们将个人投资者称为散户。钱少的,叫“小散”,钱多的,叫“大户”,钱特别多,叫“牛散”,一种称呼罢了。但这个称呼的意义,绝不只停留于字面的词意,通常还含意着“技术差”、“不理性”、“投机随大流”等。而我所见的多数小散,执迷词汇所指,常自言:散户就是这样啊!
敢于伟大?自甘堕落
“敢于伟大”,是HowardMarks给《巴菲特之道》一书所作序言的题目。自然是要夸巴菲特的伟大,在投资上能够有自己坚守的大道,不走寻常路,投资格局立于伟大的投资家的风范,不坠入普通投资者的范式。此后我明白,讲的道理再多也无用,这只会让一个小散的自我定位、认同出现危机,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散户就该像个散户。
永动机迷惑
早期的物理学史上,有人热衷于制造永动机,如果能有一套机构设计,能够持续不断自动地运动下去,就能让人类解决运动中的能量问题。但能量是永恒的,永动机不存在。在投资界,同样存在着普遍的永动机情结。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的技术分析的套路。如果能找到某个技术指标、走势形态,未来会重复再现,或者某个神秘的技术指标参数,其出现作为因,必然出现股价的某一果,这不就可以坐收渔利,一劳永逸的解决赚钱的问题了吗?物理的世界,人们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来证实、证伪,受控可重复实验,是科学的本质。但投资的世界,却不具备这种性质,投资耦合了预期,预期又是人的行为活动。
人自己参与了一个求解自我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会因为人的参与而发生改变,这样一种自洽的过程,使得投资变得异常复杂。价值投资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解财富的来源。但技术分析的套路,却是基于某种神秘主义。人们错把数学上的统计关联关系,当成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如果不搞清楚投资的本质,就极容易误入歧途。不存在技术分析的固定套路,甚至变化的套路亦不存在,基于此种神秘主义的财富永动机追求,都是徒劳的。
叶公好龙
也有一些散户,知道炒股不是容易的事情,也想要学习。但要下真功夫,读书、思考、实践的时候,又坠入自己是一个散户的心安理得的状态之中。股市涨了,追,股市跌了,关闭账户不看。他们的唯一旨趣就是期待股价上涨,看着账上资金数字变大,如此而已。别说上面读书是累人的,就是让一些散户出个门,到证券公司开通一些功能,他们都会觉得麻烦。这些人,只是喜欢龙而已。
数字游戏
有些人喜欢去游戏室打电玩,花些钱,买上一堆游戏币,看到喜欢的项目,投些硬币,就可以愉快的纵情欢乐。电玩的生意模式就是让玩家花钱购买娱乐享受。对很多散户而言,炒股票,就是一种和上面电子游戏一样的娱乐项目。打游戏可以带来快乐,炒股票也一样可以带来快感。把这个定义为:交易的快感。这和赌博里面的那个瘾是一样的。猜对一只股票会上涨,出手下注,转手卖出赚了钱,这种赌对的快感,是巨大的,和赌博上瘾无二别。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可以从青年炒股炒到老年,还沉迷其中,但账上资金并无甚增长。为了获得交易的快感,散户支付了费用(手续费、亏钱),这和打游戏支付金钱购买游戏币是一样的。只不过打游戏是玩游戏带来的快感,而炒股票,是交易下单那一买一卖的冲动刺激。赌瘾使得散户在交易时,痴迷于追求买在股价短期最低和卖在最高。而跌得多、亏得惨,赚了的时候,快感会更强烈。
心理账户,一大致命伤
投出去的成本覆水难收,木已成舟,该不该坚持完全取决于未来,眼睛要向前看,过去的应该被遗忘。现在的电视、电台、媒体,一些讲股票的“老师”会给一些散户解盘,这解盘的要决需要提供买入的“成本价”。这个成本价至关重要,这在相当程度决定了老师会出什么样的方案,因为他会考虑散户割肉、卖出、增持的痛感。赚得多了,老师会让你卖出止盈;赚得少,卖出观望或等待;小亏,形态坏了就割肉;大亏,就只好忍了,因为真割了,翻本赌一个新的股票有心理压力。锚定成本价,构建心理账户,是散户亏钱的一大致命伤。偶尔软件显示出了问题,就会有散户火冒三丈打来电话,问为什么参考成本价变了。市值没出错的情况下,我会说成本价毫无意义,不用看,看未来就行了。投资,与你的成本价毫无关系,它只与未来这东西还有没有价值有关——有价值,持有,没价值,扔掉。
快钱之下弃常识
炒股最大的痛苦,不仅自于亏损,更来自于比较。对散户而言,隔壁啥也不懂的老王在牛市翻了一倍,自己只赚了50[%],这也是一种痛苦。牛市刚起前,赚了不少钱。牛市中场,其觉慢,转寻他方高人,后来的悲剧不多言。牛市后场,大妈比基金经理赚得多的,比比皆是。牛市之势,鸡犬升天,不要命的,逻辑奇葩的,涨得最猛。当一个人的财富账面数字大幅增长时,人们往往会丢弃常识。常识告诉我们,要经营好一家包子店,就要做好源头的材料管控,面要和得有讲究,包子的样式、味道要好,店子的位置要有选址。最后卖出包子,卖得多了,才能赚到钱。你没做过包子生意,但你肯定多多少少能懂生意的常识。炒上了股票,人心就变了。买进一个数字,卖出一个数字,钱就到手了,世界上还有这般生财的数字游戏,这样也能持续赚钱,那对起早贪黑做包子的老板娘来说,就太没有天理了吧!公司没赚钱,买卖公司的股票的投资者却赚钱了,只有一种可能:别人比你傻!
矛盾的人格
一个好的投资人,需要具备相互矛盾的人格特质,比如说既要有大局观念又要关注细节;既要保持客观理性,又要富有激情;既要遵守投资纪律,又要懂得灵活变通;既要有开放的心态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要能独立思考不盲从。市场会频繁对此种分裂的人格特质进行拷问,一般人容易翻船。散户并不是没有买过好股票,投资家也有买错的时候。买过几只好股,没捂住后,散户容易最后在一个错误的标的上坚守,从而亏得厉害。买过几只烂股正确快速割肉,下一次又在好股上因为没有坚持,只赚得蝇头小利。真是守也不是,不守也不是。一般散户在经历这种矛盾分裂人格考验后,要么回到上面所讲的永动机追寻,要么游戏股市,不发财也不大亏,娱乐而已。
人性是个大问题
其实上面这些坑,都是散户自己给自己挖的。归根结底,是人性使然,想要成为一个能够在市场长期存活,持续盈利的投资者,要破除的障碍太多。单就认识论层面,要搞懂财富是如何产生的,经济是如何运作的,政府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到公司层面,又要搞懂企业是怎么经营的,行业的格局如何,竞争的战略。还要战胜各种偏见,各种主义的错误执念。这一套大体系的建立,何其艰难。
篇尾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世上最高贵的品德就是明知可以犯错,却自己克制住了!获利最难的地方不在获得,而在于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