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求职大变革,高盛率先采取视频面试
你听说了吗?Goldman Sachs 将取消OCR(On-campus Recruiting)改为视频面试啦!
BBC News, NYT Deal Book, WSJ, CNBC等各大媒体, 甚至像Harvard Crimson这样的校刊都争相报道。
我们现在知道什么?
由于这是高盛第一次这样尝试,所以我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申请了实习并收到视频面试邀请的同学们那里了解一些情况:
视频面试面向的是申请2017年暑期实习的同学。似乎大部分已经面试过的同学都是在7月申请的。面试不是实时的。用的软件是一个叫HireVue的录制软件(摩根大通也在用)。屏幕上会有一些问题,然后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回答这些问题。官方的申请渠道上写的截止日期是2016年12月4日,虽然部分少数民族的申请者已经做过视频面试了(他们的截止时间要早一点)。上周也有非少数民族的申请人收到了面试邀请。这些视频面试大约15分钟长。你有30秒的阅读时间,以及3分钟答题时间——只要用软件上的录音把你的回答录下来就可以了。
这事很重要吗?
是不是现在还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仔细想想的话,这事还是有很大的转折性的意义的。
以前名校的学生,打好领带穿好西装,在OCR(On-campus Recruiting)时和自己的校友直接面试,谈笑风生的日子,可能快到头了。现在这些学生们也得加入大部队,先得经过视频面试才能进入下一轮的面试选拔。
高盛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句话总结:它不想老是找哈佛耶鲁的人啦!
“The bank has concluded that helping to widen the pool of candidates beyond those from elite schools like Harvard and Yale will enable it to find students loyal to the industry.”
—— Wall Street Journal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高盛最近发现,哈佛耶鲁等这些藤校学生,在公司继续待下去的可能性不是很高。呆在高盛第41层的打拼到最上层的老总,反而都是从像American University, Hamilton College, 和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这些非藤校来的。包括CFO Harvey Schwartz,也是从Rutgers University来的。
当高盛去那些“目标学校”进行OCR(On-campus Recruiting)时,总有这些学生比其它学校的更厉害更有能力的假设。但现在的高盛,意识到还有更多的非名校或冷门专业的学生,也许更适合,也更忠诚于高盛。
总的来说,高盛就是希望人员替换率不用那么高,进来的人不止把高盛当成两年的临时工作,为其它工作做垫脚石,而是真正把高盛作为事业。而数据显示,名校学生其实并不一定能做到。
哈佛耶鲁的人生赢家你们是不是有点慌了?
没事。高盛当然不会抛弃与这些名校的长期合作关系,毕竟藤校到底还是人才辈出。高盛依然会派人去“目标学校”举办介绍会、回答问题、与本科生联络等等,保持密切联系。
但是高盛这次的确决定要伸出橄榄枝,给更广更多元化的学生群体一个机会。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天平对“目标学校”太过偏斜。
还有什么变化?
除了这个最大的变化之外,其它内容上,高盛也做出了不少改变。
目前,高盛的面试是这样的流程:
1.在网上提交书面材料;
2.等待被选中进入下一轮
3.视频面试
4.等待被选中进入下一轮
5.面对面面试
除了面试流程的变化之外,问题也会更结构化,标准化。
另外,材料的审阅是rolling basis。高盛也希望学生们在申请实习时,不会因为面试或其他申请流程耽误学业,让同学们能在准备好的时候再申请。
看到这里,不管你是名校藤校还是顶级商学院还是其它学校或冷门专业的学生,高盛的此次改变预示着,人人都有机会争取黄金实习的机会。而且据说这可是个大趋势,其它大银行(比如摩根大通)也在盘算这些事。竞争更多更激烈,还不好好去做准备?
我们团队来自纽约、伦敦、旧金山、芝加哥、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顶级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花旗等)以及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贝恩等)
WST专注国际顶级公司recruiting申请。300+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导师,VIP课程100[%] tailored一对一辅导,帮你斩获心仪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