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在“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提出了“保民”的概念,且称全民都是保民要比全民都是股民健康得多,因为保民是被保障的,这样能够保障生态稳定,但截止2015年,中国保险在国民中的渗透率仅为3.6[%],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但这个数字在互联网保险中则被颠覆,中国互联网保民的渗透率已经达到68.1[%],据8月29日由众安保险和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创新保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可以了解到,互联网保民的高渗透率与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生活的高覆盖离不开,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在互联网最活跃的80/90人群,白皮书的数据表明,80/90人群已成为互联网保险的主力消费人群。
1、互联网保民特征刻画:年轻化、男女反差大、重视健康
据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众安保险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19-25岁(26.4[%])和26-35岁(43.1[%])两个以80/90后为主体的人群,他们正在成为互联网生态保险的主要消费群体。
80/90群体对互联网的认同度和使用频率都较高,喜欢新鲜、个性化的事物,互联网保险产品植入场景的特点也正符合80/90后人群喜欢便捷快速的保障需求的特征。
此外,互联网男女性保民对保障的对象有着明显的差异,女性买买买的特征充分表现在电商消费过程的各类保险中,而男性则更有务实心态,希望飞机能准时,这体现在航空类保险中,且男性保民在航旅类保险的保费需求、消费金额和财富管理数值,都要远远高于电商类保险中的女性保民。
不过,同样作为年轻一代的保民,他们又拥有一致的重视健康的态度,且拥有更为先进的疾病预防意识,这在众安保险的步步保以及多个特定保险产品中都表现突出。
众安保险带着互联网的标签,从成立之初就带有年轻化的活力和创新,从其碎屏险、账户安全险、迪斯尼游园天气险等富有年轻化特征的产品便可见一二,众安保险就是希望跳脱传统保险的标签,结合互联网特性推出富有年轻化印记的保险产品,能够跟80/90人群形成互动,成为他们生活保障的“亲密伙伴”。
2、小额但规模化:互联网保民滴水汇成海
互联网场景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碎片化,众安保险的产品就是从碎片化的互联网场景入手,试图连接不同的场景,形成生态化互联,其退运险、信用保证险、航延险、碎屏险等无不是融入各类生活场景,并用互联网的模式进行保障。
场景化的保险产品也决定了其保费的额度不会太大,但保费多少是一把双刃剑,正是由于互联网较低的保费入口,才使得数以亿计的保民涌入互联网保险,这也是众安保险用300多款创新产品服务了4亿多用户的根本。
3、互联网保民多优质客户 粘性大
据白皮书数据,互联网生态保险更易培育优质用户,20[%]的用户贡献了60[%]的保费。这类优质用户喜欢重复购买多个险种;不同保险年投保单数至少4张;航旅、投资、出境游场景用户深度应用;是可触达的实名用户。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此类保民的保险意识很强,资质较好,一般来自一、二线城市,线上的消费水平较高,对保险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度。
此类优质保民选择一个保险品牌或一款保险产品,往往有其理性的判断,品牌或产品使其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等,由此建立起的保险和用户粘性往往更为牢固,同时由其推荐的客户往往也是优质保民,且具有一定的保险支付能力。
年轻的互联网保民更偏好互联网化的消费方式,注重方便、快捷、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有较强的金融意识,未来这一群体将不断深入互联网保险生态,被挖掘出更多的保障需求,随着网民群体的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保民的规模和渗透率也将更上一层楼。
借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创新的产品意识和场景模式等,众安保险已拥有4亿多的保险用户,成为互联网保险的独角兽,未来众安保险将继续致力于用保险来连接一切,通过金融科技让保险变得简单易得,也让保险更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