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蜕变
要理解这份“中国方案”的成功之处,首先要捋顺两个现状:G20作为一个协商平台,能够做什么?当前世界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先看第一个问题:G20作为一个协商平台,能够做什么?
与七国集团(G7)峰会最大的区别是,G20峰会成员包括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覆盖世界90[%]的GDP、80[%]的全球贸易和70[%]的人口。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G7无力应付,决定将“20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升格为领袖峰会。作为一个危机磋商平台,G20峰会就此诞生。当年11月,G20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
2009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从2011年法国戛纳峰会起,G20每年举行一次峰会,标志G20峰会机制化,又先后在伦敦、多伦多、首尔、洛斯卡沃斯、圣彼得堡、布里斯班和安塔利亚举行峰会。
自2013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起,此后每届峰会,习近平主席都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11月,安塔利亚峰会,习近平主席阐述了杭州峰会思路:“共同把二十国集团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行至2016年,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话说,“G20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时刻”。
一方面,通过前面数届峰会的探索,相较于旧有的治理机制,G20在全球治理体制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全球治理平台,随着世界各国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步伐不一、利益诉求逐渐分化,在一些重大议题上,G20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说,身为G20成员国,以往,中国身处局外,如今,已是核心成员。
澳洲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G20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圣斯巴利(Tris-tram Sainsbury)指出,当全球化在富裕国家造成反效果之时,中国致力让G20峰会切合当前需要,为各国带来集体利益,“G20峰会为中国提供了施展领导才能的机会”。
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G20机制,是G20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和贡献者。在推动G20由危机应对向全球经济的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着力创新G20机制建设,从关注短期政策向更多关注结构性改革转变。如提出G20创新增长蓝图,通过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创新增长方式,并与结构性改革一起,为世界经济保持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世界之忧
再看第二个问题:当前世界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最大的担忧是,世界经济何时真正复苏。
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1月至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增长率,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的苦海中挣扎。
2014年,G20峰会设定目标,希望通过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到2018年使该集团整体GDP额外增长2[%]。但是,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1[%],创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18年,G20整体GDP非但不会额外增长2[%],反而会下降3[%]。
9月2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G20杭州峰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进程缓慢、不平衡。同时,还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和下行压力。
首先,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使得欧洲和全球经济受到影响。第二,IMF连续下调2016年度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第三,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尽管今年经济有所恢复,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度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增长仍为负。最后,全球地缘政治因素对经济的附加影响增加
还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习近平主席3年前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宫的一席警醒之语,彰显远见——
“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搞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损人不利己”。
从1980-2011年,全球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9[%],同期全球贸易增长率为7.3[%],是前者的2.5倍;2012年以后,连续4年贸易增长率跌到GDP增长率之下。特朗普现象、英国脱欧事件都是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下的产物。
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余心玎联合发表的文章认为,全球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是贸易核心国发生了变化。
在2012年之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但是,2013年美国的第一大贸易国的位置被中国所取代,
2015年全球三大贸易国依次变为中国、美国、德国。
其次,全球贸易网络基本结构发生了两大显著变化:
首先,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贸易“核心”已由日本转变中国;
其次,在全球贸易网络中,以美国、德国、中国为核心的北美、欧洲、亚洲价值链三足鼎立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最后一个突出问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有所好转。
在圣彼得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利益融合,是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需要”,强调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近日出版的第二部《二十国集团(G20)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6-2017)》显示,2015-2016年,G20经济分化明显,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杭州时刻
针对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G20的角色转化,G20杭州峰会设定了四大主题词:创新(Innovative)、活力(Invigorated)、联动(Interconnected)、包容(Inclu-sive)。也就是说,读懂“4个I”,就读懂了此次峰会。
配合这四个关键词,峰会设置了“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大议题板块。
为了强化各国对世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共同责任,中国希望此次峰会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
老挝、乍得及塞内加尔将分别作为东盟、非盟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轮值主席国参会,哈萨克斯坦和埃及将作为“特邀嘉宾”参会,中方还邀请了七十七国集团主席国泰国参会。此次峰会是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峰会。
为了确保G20杭州峰会顺利召开,前期筹备中,两大重要筹备机制———财金渠道和协调人渠道“双轨”铺进。
1月13日至1月15日,第一次协调人会议在北京召开,是杭州峰会筹备工作的起点,也是一次确定目标与方向的会议。
2月26日至2月27日,第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召开,是中国担任2016年G20主席国后主办的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发表了联合公报。
据楼继伟介绍,今年以来,共举行了3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4次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以及20多次工作组和研究小组会,就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绿色金融、气候资金、反恐融资等议题进行讨论,形成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成果,为峰会做好了财金政策准备。
中国药方
为世界经济巨轮穿越迷雾领航,已成是G20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主席提出应对之策:
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9月3日和9月4日两份开幕式致辞,习近平主席开出了“中国药方”。
9月3日下午,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致辞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了四个维度。
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风险,习近平主席发出警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习近平主席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第四,建设包容性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的‘药方’,和G20杭州峰会的主题互动贯通,并在今年中国和二十国集团成员共同努力推动的一系列峰会文件中得到充分体现。”
9月4日下午,G20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针对全球经济困境,提出五点。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第二,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二十国集团应该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
第三,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二十国集团应该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用。应该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加强在金融监管、国际税收、反腐败领域合作,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今年,我们重启了二十国集团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希望继续向前推进,不断提高有效性。
第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我们应该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
第五,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8月3日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杭州峰会有望达成近30项主要成果,成为历届峰会成果最丰富的一次。
事实上,本次峰会在多个方面达成重要成果:
制定创新增长蓝图;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
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
深化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等,
这些都是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对G20乃至全球的贡献.
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对现货原油(沥青)、天然气、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对现货投资有兴趣却 无从下手,或已经在操作但并不理想的,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多年的投资经验,给予大家帮助,指导薇信:4939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