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国通过限制生产保证了一片蓝天白云,被戏称为“APEC蓝”。在9月杭州G20会议即将来临之际,当地政府“故技重施”。只是,这片“G20蓝”要哭瞎多少原油多头。
据彭博报道,中国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准备的盛大聚会,却可能是原油多头的“噩梦”。G20峰会将于9月初在中国杭州举行。为了能以蓝天白云迎接此次会议,当局已下令数以百计的工厂停工。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表示,此次工厂停工,再加上今夏的洪灾,或导致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石油消费在三季度减少25万桶/日。
中国的石油进口今年上半年增加至纪录高位,甚至一度超过了美国。中国创纪录的进口,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的供应中断,推升油价从1月的12年低位上涨了80[%]。油价复苏能否持续依赖于中国的需求能否保持强劲,但此次G20会议导致长江一带炼厂与石化厂的停工无疑将影响中国的进口。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梅丹(Michael Meidan)表示:
“天气与政策因素导致了中国(原油)需求放缓。虽然洪水已消退,但我们正进入G20(会议)准备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工业生产将受到限制。中国的需求将会减弱。”
在全球贸易及经济增长放缓之际,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将聚集一堂讨论相关话题。7月时,由于私营企业仍不愿意投资,而当局寻求控制金融风险及削减过剩产能,中国此前的稳定状况遭遇了一定的波动。
中国一直有在举办重大活动前采取短期措施净化环境的做法。譬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山西与湖北等省的小型煤矿被勒令关闭,加剧了当时的能源短缺,使煤炭价格在奥运会前攀升至纪录高位。
同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北京召开会议前夕,中国政府下令部分小型炼钢厂停工,导致炼钢原材料铁矿石价格暴跌。同样的一幕在去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及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国庆阅兵期间再次上演。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驻新加坡分析师李(Salmon Aidan Lee)表示:
“原理就是必须关闭(工厂)以使空气绝对清洁。在APEC北京会议及多年前奥运会时都曾有过这样的关闭(工厂)。但这次关闭的范围却是史无前例的。”
据上海环保局消息,为了G20会议,离杭州180公里的上海已要求包括火电厂及炼油厂在内的225间企业于8月24日-9月6日期间限制生产。而在离杭州150公里的宁波,当地官员也提议包括石化厂、炼钢厂、水泥厂和造纸厂在内的445间企业限制或暂停生产。
虽然存在上述种种限制措施,一些分析师仍对中国的整体石油需求保持乐观,认为三季度环比将有所上升。位于北京的咨询机构SIA Energy的分析师李瑶(音译)就认为,在G20会议前工业生产活跃,将使中国的原油需求将上涨25万桶/日。
然而,G20会议前大规模的关闭活动仍可能加剧上月洪水造成的影响。根据巴克莱银行,中国11个省的石油生产及运输管道受到了洪水的破坏,而这11个省的能源消费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就可能导致中国原油需求减少1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EIA)预计,2016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为1164万桶/日,仅次于美国。同时,石油消费预计同比将增长20万桶/日,占全球消费增长的14[%]。但是,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跌至六个月低位735万桶/日。
油价仍处于脆弱的阶段,上周虽然进入了牛市,但由于市场担忧全球供应过剩持续,油价能否维持涨势仍是不解之谜。虽然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等产油国放出消息称将于下月召开的能源论坛上讨论冻产问题,但类似计划在今年早些时候进展得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