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币崛起为世界上交易最频繁的新兴市场货币使得交易量向亚洲倾斜,伦敦在全球外汇交易业务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遭受侵蚀。
国际清算银行(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BIS)一项新的基准调查显示,伦敦在这一关键业务中所占份额从2013年的近41[%]降至37.1[%],是10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而亚洲的东京、香港和新加坡抢占了伦敦失去的大部分份额,合计占比已从15[%]升至21[%],凸显出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与日俱增的重要性。
伦敦在近五年时间里一直主导外汇市场——这项业务建立在英镑作为现代商贸首种全球货币的历史之上,业内人士仍自豪于伦敦在这方面相对于纽约的巨大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伦敦这一地位应归功于其幸运的地理位置,可以在一个交易日内完成亚洲和美洲客户的交易。一位前经纪人表示:
“看到伦敦地位的衰落让人悲哀,但有一样东西他们无法从我们这里夺去,那就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但国际清算银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翻番,取代了墨西哥比索作为发展中世界交易量最大货币的地位。人民币的崛起正值英国各银行主导的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元、澳元和瑞士法郎)的交易量都出现下滑之际。欧元自2010年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在今年的调查中,欧元占比从2010年的39[%]下滑至31[%]。
伦敦也一直受到外汇行业不景气的羁绊,外汇交易曾是交易商银行扩张的一个重要领域。全球平均每日交易量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从2013年4月的5.4万亿美元跌至今年4月的5.1万亿美元。同时,伦敦金融业也在脱欧后的痛苦中挣扎。在英国脱欧之前,,英国就已经面临了欧洲央行的压力,法国领导人坚持,如果英国脱欧,所有欧元清算应该回到欧元区内。这种情况让很多银行进行了业务的迁移。
此外,2013年监管者审查了交易行为是否合规,最终开出了100亿美元的罚款,这不仅让一些交易员额的职业生涯彻底了结,还让幸存的提心吊胆。行业人士表示:
“几乎没有交易员剩下,留下来的也什么都不敢做。”
在这个背景下,甚至就连对冲基金也默默地离开了。自营交易部门和对冲基金的交易量在2013年占伦敦外汇市场总交易量的11[%],现在已经下滑到了8[%]。
路走错了,奔跑又有什么用呢?没有好的投资心态的人,在投资市场永远都是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随波逐流,命运漂泊;也更像是一只困兽,无助、不安、躁动、消耗。市场你我不可能改变,但入场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么你驾驭市场,要么市场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你是坐骑还是骑手,环境并不会改变.
投资遇到任何问题,请关注昊江金盘微信号:cf467221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