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投顾概念成了香饽饽,国内知名互联网证券平台牛股王刚宣布与天弘合作,推出首支基金组合产品,之后又立刻传出牛股王的独立基金APP“基金牛”也将上线,主推FOF以及类FOF模式的组合式基金产品;与此同时,京东金融也宣布推出一款叫做“基智播报”基金策略产品,由基金公司量化团队提供基智播报热度与主题投资热度,通过大数据与量化模型分析未来大盘走势,给出用户购买基金时的投资建议。
许多有远见的基金公司也正在顺势而为,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红利,来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营智能化水平。天弘基金已与蚂蚁聚宝、雪球、牛股王等多家互联网平台合作,大成基金、广发基金等公司目前正在着手打造客户定制版的智能投顾产品。
“从全球趋势来看,自2015年开始,智能投顾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全年风险投资额达到23.88亿美元,例如Betterment、Wealthfront、嘉信理财等一批代表性公司资管规模均超过了30亿美元。可以说智能投顾即将成为Fintech领域又一风口。”某知名证券公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目前国内适宜智能投顾的投资标的偏少。尤其体现在缺乏 ETF等大类资产配置产品上,客观上促成了国内智能投顾投资范围外延的被动扩大,许多公司将眼光放在了基金产品上,而基金组合以其投资多样性的特点,不受单个市场影响,对冲后可获得稳健的收益而备受业界人士推崇。
“说起基金投资业绩,一般客户想的是本钱要安全、收益要高,这是人性使然。但是我觉得未来在在线投顾这个领域,可以具体化的去定义所谓的业绩,空泛的业绩是说赚钱一直赚,越多越好,还不要赔。业绩目标是投资多长周期,大概能够容忍多大的波动,能够持续投入的频率和周期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线投顾对技术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需要去做一些量化方法去做策略的开发和运算,然后运用很多的技术和大数据去做这种策略的模拟和预测。最后,还要把这些东西用量化,以客户可认知的方式去展现给客户,这些都是技术要来扮演的角色。”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对记者表示。
牛股王CEO鞠盈禧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并在谈基金牛APP创建的意义时表示“未来的互联网基金产品一定是开放的、多元的,我们想做一个开放式的基金销售平台,邀请专业的第三方入驻,提供技术支持、运营推广等服务,让优秀的策略组合都在平台上跑起来,为用户带来透明、便捷的投资场景,让不具备专业投资知识的用户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鞠盈禧认为“公募基金投顾化,投顾服务规模化是必然之路。智能投顾先天所需的量化、大数据等技术,也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才能成功运作。”
从监管层而言,对于FOF产品也持鼓励态度,6月17号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公募FOF产品正式破冰,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基金用户正通过互联网来购买基金产品,但由于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不成熟,基金的回撤大小,通常成为基民判断是否继续持有这支基金的标准。基金组合通过分散投资的模式,减少了回撤,而后通过数据分析,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进行组合间的调仓,从而作出更平稳的盈利曲线,使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