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向来不缺少“伯乐”,朱啸虎更是被冠以“独角兽捕手”的美名。先是成功投资了滴滴、饿了么,之后又瞄准映客、去哪儿、小红书、兰亭集势等项目稳定跟进。
在当前众多投资者都没有大动作的“资本寒冬”,朱啸虎的希望是“最好发现三年前的程维。”并坦言,“只招年轻人,不考虑70后。”
但是,这个标准不是绝对的,朱啸虎举出的特例是映客。
70后掌舵,映客爆发“洪荒之力”
映客创始人奉佑生,70后,是朱啸虎最近一年投的互联网创业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与徐小平的普遍撒网相比,朱啸虎更看重项目所处的行业市场以及创始人个人的判断力与洞察力。比如滴滴创始人程维,他的战略和逻辑都很清晰:要做专车,先切出租车,等做成出租车市场的老大之后再升级做专车,而不是像易到一直在专车和出租车之间摇摆。
映客“70后”创始人奉佑生
“奉佑生打动我的是,直播行业什么时候是关键时刻、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他讲得非常清晰。那时候做直播的也就四五个公司,另外几家根本想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直播的核心。”在接受i黑马采访时朱啸虎说。
事实证明,映客这个特例也没让朱啸虎看走眼:在颜值、秀场成为各大直播平台敛财手段的趋势之下,奉佑生提出“直播+”概念,将直播与众多行业进行接口,打造直播的内容经济;并借里约奥运之势,预先进行战略部署,让映客的“直播+体育”模式引领了一次行业之风。
从questmobile和易观给出的网络直播APP行业MAU趋势看,成立才一年的映客今年6月已经超越YY、斗鱼等领衔第一梯队,映客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其日活跃用户已达1500万人,下载量1.3亿。
在朱啸虎看来,对于投资人而言,项目的商业模式是否靠谱很关键。换句话说,商业模式是否被印证过、是否能持续地拓客盈利是投资人看重的部分。
之前,投资人非常愿意投在美国被验证过的商业模式,而今天,中美互联网创业几乎同步,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没有机会验证这个商业模式是否可行,这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
以直播为例,国内移动直播迅猛发展,直播平台酣战不休,平台数量已经超过200家;而国外,直播“试水者”Meerkat已经不再做直播,facebook也在困惑如何填补内容空白。
没有了国外的参照,映客在行业老大的位置上却活力四射,搅得国内直播行业这片红海“浪花飞溅”。
据了解,映客已经不满足于直播平台自身的定位,近期在直播+传统媒体方面发狠力,似乎对外宣告着越来越清晰的媒体属性。不仅在奥运期间联合央视、央广做内容推广,还与光明网联合首创直播领域的科普节目。在不断刷新公众对视频直播平台的认知。
映客背后是朱啸虎的“3S”
获得朱啸虎投资的映客,一开始就注重商业模式,其中以打赏方式进行的虚拟物品已成为平台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在映客也已达到收支平衡。
着眼于全民化社交生活乐趣的映客,一惯的主张是“全民直播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有80岁老奶奶直播看海,也有傅园慧的“洪荒之约”,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映客每次出手都让人高呼意外,不过也有人称“看不懂”。
不过,单从映客这个特例的市场反馈来看,朱啸虎判断市场的3S标准是很有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的。
第一,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Significant)。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3.25亿,这一规模还在继续上涨,下载量有1.3亿的映客,日活跃用户已经达1500万人,其所具备的市场潜力可想而知。
第二,可扩张性(Scalable)。奉佑生提出的“直播+”概念,能够实现映客与众多行业进行对接。比如映客与传统媒体光明网的合作,还有“直播+体育”“直播+传统媒体”掀起的热潮,都开拓了映客直播更多的可能性。最新消息,映客平台上将有专业的医疗专家入驻,“直播+医疗”呼之欲出。
第三,可防守(Sustainable)。在其他直播平台靠巨额支出勉强度日的情形之下,映客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品质化的内容直播,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这也许意味着摆脱成本压力的映客,战略布局会走在同行的前面,模式也会更轻更灵活。此外,更有媒体在不断猜测映客会与哪个巨头“联姻”,这一可能性或为投资人带来更多信心。
“项目必须要符合我的3S标准,创业团队必须能和当初的程维相提并论。”朱啸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了他的投资标准。
映客的爆发,印证了朱啸虎的投资哲学——“项目好,创始人有闯劲”。而成立一年就飙到行业领头羊的结果,也与朱啸虎的行事风格如出一辙,“简单而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