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彭博商業周刊 / 撰文:周小丹 / 編輯:劉燕
巨量自拍圖片在經過應用處理,以“錐子臉”和粉嫩皮膚為審美要素修圖之後,才會出現在社交網絡上。
“愛美和喜歡分享是人的天性……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正在讓她們更方便地滿足這些需求。”
在一個由男性評測師(還都是宅男)主導的硬件評測行業里,有些產品,是不能用“通常”的眼光、拿數字化的配置指標來看待的。比如,2015年年底,由軟件公司美圖公司發布的一款名為“美圖V4”、屏幕大小為5英寸的手機。
這款外觀主打粉紅色或薄荷綠、UI(User Interface的簡稱,即用戶界面)設計也主打鮮亮年輕色調的手機,最大的賣點是21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還有自帶的有特殊算法的圖像處理功能,能夠讓拍照人獲得皮膚白皙、看上去“顏值更高”的自拍照。這是美圖從2013年開始,發布的第八款手機產品,其產品定價也從最初的2199元,一路升到3499元。限量定制版的美圖V4手機甚至開出了6099元的價格,比一部16G內存的iPhone 6s還要昂貴。
為自拍而生
“沒人會期待美圖V4擁有什麼壓力觸控筆(等前沿硬件技術),” 專業的軟硬件門戶網站中關村在線的評測報告這樣點評,“畢竟大家對於它的要求基本上就只有一項——把我拍得好看點。” 新浪科技的測評報告則直接指出,美圖V4手機的配置和同等價位的國產手機相比,並不讓人滿意。
盡管為了更完美的自拍效果而添置一台智能手機在大多數男性看來有點不可理喻,但女性目標用戶顯然不怎麼在意硬件評測網站在意的那些配置指標。這款手機登陸官網開售後,一分鍾即告售罄,後來者想要入手,只能在淘寶上尋找倒賣“黃牛”加價購買。
“這款手機的辨識度很高,它顯然抓住了一部分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啟明創投管理合夥人甘劍平說。啟明創投從2012年開始投資美圖公司,2014年又參與了其C輪融資。在這輪融資中,美圖公司估值已經達到20億美元。
甘劍平所言的“特定人群”是指那些愛自拍的消費者,以女性為主,數量還不小。 “移動互聯網時代,龐大的自拍人群無疑是一個巨大市場。”興業證券分析師李躍博在近期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人們有了更多的機會表現自我,同時也可以更多地受到他人的影響。” 他以微信為例:2015年第三季度末,微信月活躍用戶量達到 6.5 億,77.28[%]的微信用戶通過微信發送照片,61.66[%]和 53.55[%]的微信用戶通過微信朋友圈察看和分享照片。
美圖V4這款創造“美麗自拍圖片”的手機,並不是美圖公司的核心武器。美圖公司CEO吳欣鴻透露,手機銷售已經占據美圖公司收入的主要部分,但美圖真正的拳頭產品是免費的軟件,那些主打美顏修圖功能的移動應用(App),包括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妝相機、潮自拍等。這些修圖應用的核心功能,是讓人像照片更“美”——磨皮、美白、放大雙眼、加濾鏡、加貼紙——這可是社交網絡上最流行的美麗自拍照標準。美圖旗下的這些美顏修圖應用長期占據着蘋果商店中國區域拍攝類應用的榜首位置,據移動互聯網數據提供商App Annie的統計,它們讓美圖公司成為中國第六大移動應用開發商。
巨量的女性自拍圖片在經過這些應用處理,以“錐子臉”和粉嫩皮膚為核心審美要素進行修圖之後,才會出現在微信朋友圈這樣的社交網絡上。據美圖公司最近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10月31日,這幾款移動應用軟件產品已經覆蓋了9億台移動設備,其中,能夠自動美化圖片的美顏相機App擁有超過3.76億用戶,每個月由美顏相機產生的照片有38.7億張。
這家公司把“生產美”作為業務的出發點,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吳欣鴻要做的是,提供更多的工具讓用戶獲得令他們滿意的自拍照。“美是第一驅動力,”吳欣鴻解釋,“它是一種虛擬的必需品,就像人們需要水、需要電、需要食物,美和這些需求一樣,特別對女生而言,美是數一數二的需求。”
“顏值革命催動女性愛美之心,現代社會中,顏值變得更加重要。”興業證券的李躍博表示,隨着女性的解放和人們對美的追求不斷放開,美麗能夠產生生產力。
靠臉吃飯
生活在江蘇省淮安市的楊筱筱正為自己沒有在第一時間內搶購到美圖V4手機而感到懊惱。與大多數同齡女生一樣,23歲的楊筱筱手機里下載了美圖公司出品的各種修圖軟件,並且運用嫻熟。她在微信平台上代理銷售護膚品,常常需要在各個社交平台上“刷臉”,展現在社交網絡上的照片形象是否“好看”對她來說非常重要。幾乎每天早上,在花費近一個小時為自己化出一個滿意的妝容後,楊筱筱都要把手機舉到臉部斜上方45度左右的位置,努力睜大眼睛,擺出可愛的表情,隨後按下拍照快門鍵。
在中國,跟楊筱筱一樣的年輕女孩正對自己展現在社交網站上的形象和“顏值”進行着近乎嚴苛的管理與自我經營,為此她們並不介意花費更多的時間甚至金錢成本。打開前置攝像頭,找到適宜的燈光和場景,選好角度和姿勢,再按下快門拍照。這只是第一步。一張“合格”的自拍照在上傳到社交網站之前,將會經過流水線般的精密加工和修飾:磨皮、美白、放大雙眼、加濾鏡、加貼紙,最後也許還要配上一段和自拍照不見得有多大關系的文字。
一位名為“一只雞腿子”的微博用戶曾經發微博感慨,女孩子一張普普通通的照片背後可能隱藏着9個強大的App。這個說法獲得了2700多個“點讚”。對楊筱筱而言,為了一組令自己滿意的自拍照,她的最高紀錄是“折騰了兩三個小時”。
這是一個典型的“重度”自拍愛好者,但代表了自拍用戶的基本習慣。艾瑞咨詢發布的一份女性自拍研究報告顯示,在愛自拍的女生中有27.9[%]的人已經自拍成癮,同時59[%]的女生每次自拍都要連續拍下至少2到3張照片。另一項調查則顯示,花費幾分鍾拍照後,自拍成癮者還要再用至少一個小時時間修圖。
楊筱筱不怎麼在意照片中自己的顏值和真實的情況有差距,遇到不熟的朋友,她常常被調侃“和照片上長得不怎麼一樣”,但她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現在誰發自拍照不修圖?只要美,只要好看,不就行了嗎?”她幾乎每天都會挑選幾張經過精心處理的自拍照發到朋友圈,有時還會得到上百個好友點讚。在她展示出的這些照片中,她的瓜子臉變得更窄更瘦,炯炯有神的眼睛被放大,占據了臉部四分之一的空間,鼻梁秀氣挺拔,皮膚也呈現出芭比娃娃一般的粉嫩和光滑——這和她本來的面貌有點相似,但也不太一樣,像是一個畫技精湛的畫家在她的畫像上做了一點自我發揮。
中金公司分析師高崢把女性和“美”相關的消費分成了3個層次,最高一層是醫療美容,這是以化妝品消費為代表的第二層化妝美容消費的延伸和升級,而基數最大、最基礎的第一層則是虛擬的圖片美化。高崢把中國女性消費者對美的需求所引發的相關行業爆發性增長稱為“顏值經濟”。“顏值經濟”正成為投資的又一個風口,高崢認為,“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們對美的追求表現形式已進階到在App上進行圖片美化並獲得社交平台上他人的讚美。”
“以前人們沒有這麼便利的工具,大家都會素顏出鏡,最多加一個濾鏡。現在女生素顏直接拍照的太少了,多少都會修飾一下再發出來。”吳欣鴻說。他把美化圖片的過程比作化妝,“1970年代大部分中國人完全不使用化妝品,1980年代開始有一些人接觸化妝了,但是技巧比較拙劣,現在人們對化妝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女生們開始覺得在正式場合中不化妝有點失禮。在社交網絡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美圖帝國成長史
現在已經很難說清,到底是美圖公司旗下的那些修圖美顏應用影響了中國女性用戶對自拍的審美定義,還是女性用戶對展現完美自我的強烈需求催生了這些修圖工具的熱銷。
美圖公司第一款修圖移動應用“美圖秀秀”在2011年2月上線。在此之前,這家總部位於廈門的軟件公司曾在2008年推出過一款同名的PC端修圖軟件,其目標設定為做PC時代“傻瓜版Photoshop”。
移動版的美圖秀秀功能簡單——最初上線的版本中,界面只有美化圖片這一個入口。很快,它成為一款殺手級應用。那正是新浪微博如日中天的時期,微博用戶數量在半年內從6311萬上漲到1.95億,意見領袖、影視明星和普通民眾開始在這個中國版Twitter上分享着生活中事無巨細和雞毛蒜皮,圖片成了表達自我的重要出口。
“人們很快知道手機上的美圖秀秀能夠幫人把照片變‘美’。”美圖秀秀產品總監薑師傅(美圖公司內部都以綽號相稱,該采訪對象以工作不便為由拒絕透露原名)說。那個時候,美圖秀秀中最受歡迎的應用是濾鏡功能,通過調和圖片的亮度對比及飽和度,一張照片可以變得有腔有調——“那是一種更小資的、明快的色調,是人眼所見的現實色調的變形。”薑師傅這麼解釋美圖秀秀濾鏡給照片裝潢出的“感覺”。
很快,這款移動應用登上了各大應用下載排行榜的榜首,美圖緊接着推出“磨皮美白”功能,馬上也被熱捧。美圖秀秀又專門開發出了“人像美容”入口,在這個板塊下,陸陸續續上線了瘦臉瘦身、放大眼睛、祛斑祛痘等微觀調整功能
為了讓自拍的效果更完美,美圖公司在美圖秀秀中設置了“一鍵美顏”功能,同時在2013年又發布了另一款移動應用“美顏相機”。這款被稱為“相機”的軟件幫用戶省去了自拍後再把照片導入修圖軟件加工的過程。女孩們可以直接點開這款應用拍照,在選擇好美顏、美妝或者夢幻等拍照模式後,手機屏幕上直接呈現出美化結果,等按下快門,手機會產生一種“bling”的動畫效果:讓用戶的照片變美,就如同動漫中的美少女戰士變身一般簡單。
薑師傅說:“我們面向的是最大眾化的用戶,她們對照片的處理要求就是越簡單越好,這就是精髓。”
大量的同類產品也在快速跟進。Camera360、百度魔圖等拍照修圖軟件也紛紛開發出了更加豐富的濾鏡和臉部優化功能,但都逃不出核心幾樣:制造錐子臉、磨皮、美白、放大眼睛。這些產品都沒有對美圖公司在女性用戶中的地位產生真正的挑戰。
不過,當千篇一律的自拍照越來越多時,人們也不免感到厭倦,“自黑”倒成了自拍的新主題之一。2015年3月,隨着範冰冰主演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熱播,由騰訊團隊開發的修圖軟件“天天P圖”適時推出了“武媚娘妝”功能,利用騰訊優圖的人臉識別技術,為自拍照中的人臉化上電視劇中範冰冰的同款妝容。這樣做的效果算不上標準意義上的“美顏”,“武媚娘妝”那種誇張的妝容,惡搞、好玩的成分更多一些,卻引發了人們的效仿熱情。微博上的明星河莉秀、鹿晗等人開始跟風使用,幾天內,天天P圖這款軟件的用戶日新增量達到了之前的9到10倍。
“美是基礎,但是一個人總是曬自拍,難免會讓人覺得她/他很自戀,雖然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希望能夠把這件事隱藏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天天P圖產品負責人高雨說,“人們開始希望在美的基礎上做更多的創意,把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傳遞出去,引起旁人的注意。”和天天P圖一樣,美圖公司出品的美妝相機也設置了給照片“上妝”的功能,並且配合新聞熱點適時推出萬聖節妝、“琅琊榜妝”等產品。
顏值經濟
“自黑”只是圖個樂子,對自拍愛好者來說,制造出“標準美”的自拍照意味着商機。
2016年11月,愛自拍的楊筱筱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申請了3個微信號代理售賣國內某護膚品牌的產品。早在3月,她已經開始嘗試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美拍等各種平台上,通過分享自己的照片,銷售化妝品。“要在各種(社交)平台上建立起別人對這個品牌的認知,所以一定要用好看的照片包裝自己。” 楊筱筱說。現在,楊筱筱的團隊已經召集了2000多個“代理”,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和代理溝通發貨、銷售等情況,還要培訓他們怎樣“賣貨”。
培訓的第一步,也是做“微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代理們學會在朋友圈“包裝自己”。
她經常和公司的同事組織代理們學習怎麼拍出好看的照片。“你長得漂亮,照片拍得‘高大上’,你用什麼別人就想買什麼。”楊筱筱說。眾多代理里不乏上了年紀的阿姨,她們甚至連美圖秀秀等修圖軟件是什麼都一無所知,對自拍照的包裝更是沒有概念。楊筱筱要一點點培訓代理怎麼使用美化圖片的軟件,對照片中的姿態、背景和環境也有苛刻的要求,每半個月公司還會組織在微信群里評比各個代理的自拍照,選擇優勝者給予現金或者禮品獎勵。
她自己嚴格遵守“用美的照片吸引買家”這個信條,有一次,為了拍出使用自己銷售的洗面奶的產品效果圖,她把洗面奶打出細膩的泡沫均勻地塗在臉上自拍,展示其卸妝能力。由於對其中幾張照片不滿意,楊筱筱不得不重新化妝,重新演示一遍流程。“對泡沫的豐富度我們都很講究。”折騰了兩三個小時的拍攝,再經過美圖秀秀等移動應用的修圖後,她最後終於選出9張圖片上傳到微信朋友圈、微博以及in、美拍等圖片或者視頻社交平台。
這種用照片吸引身邊人消費的模式,也被稱作“網紅”模式。楊筱筱不避諱去談自己想要“走紅”的欲望,用她的話來說,做“微商”的人都想“紅”,“紅了就能有粉絲和人脈,這樣再去用自己的形象賣東西,一個月純利潤最少也能有10萬左右。”
楊筱筱所向往的“網紅”是指一群販賣各類社交網站上的照片形象以獲取商業盈利的姑娘,她們用海量的精美照片販賣着一種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追隨者們一擁而上,購買並消費“網紅同款”商品。隨着社交媒體勃興而出現的這個群體,已經開始大量“變現”。淘寶平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淘寶上已經有超過1000家“網紅”店鋪,而在2015年6月進行的大促活動中,排名前十的女裝店鋪有7家是網紅店鋪。
“愛美和喜歡分享是人的天性,特別是女性,這是她們本來就有的需求,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正在讓她們更方便地滿足這些需求。”圖片社交平台in的創始人兼CEO謝旭說。那些煞費苦心拍攝出來的高顏值自拍照,只有被分享和傳播時,才能夠帶來更大的價值。
謝旭抓住了在網絡世界傳播錐子臉、大眼睛和白皮膚這樣的美顏照而產生的商業機會。目前,in擁有超過6000萬的用戶,其中90[%]的用戶是女性,最常見的是女性自拍照。該圖片社交平台上,用戶找不到新聞、長文章以及單獨的文字發布途徑,只能用圖片加段文字的方式進行分享和互動。in還提供了大量的濾鏡、貼紙、表情和話題,讓用戶上傳到平台上的圖片更有趣味性。
2015年6月,in完成B輪人民幣3億元的融資,由經緯中國和個人投資者、匯添富基金前總經理林利軍聯合領投,千合資本和華興資本跟投。投資者看好的是用戶自拍照後的導購機會。在in這個圖片社交平台上,用戶每發布一張圖片,可以在圖片中標注出“出鏡”的品牌商品,這些商品可能是女生使用的香奈兒化妝品,也可能是照片中出現的ZARA連衣裙,或者作為背景出現的一杯星巴克咖啡。同時,點擊某一“標簽”,會展示出平台上曾經被其他用戶標注過的其他同品牌商品。
楊筱筱已經深諳在錐子臉的自拍照後植入自己代理品牌標簽的方式,現在,她需要在自拍並制造美麗的道路上繼續升級。美顏相機、美圖秀秀等軟件有些不能滿足她了,她正打算着過幾天也請一位攝影師專門跟拍自己,輸出除了自拍外,更多場景下的美照,以期望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社交網絡分享平台上獲得更多粉絲。
對美圖公司來說,這也不算是個壞消息。楊筱筱和她這樣的自拍者源源不斷在社交網絡上輸出着錐子臉、大眼睛和白皮膚等要素組成的自拍“美照”,影響着更多人效仿,越來越多的女性小心翼翼地管理並把控着每一張輸出到社交網站的照片。楊筱筱不容許自己照片的“顏值”有半點兒差池,她不覺得這有什麼辛苦。“沒辦法,”她說,“這就是個看臉的時代。”
來源:彭博商業周刊 / 撰文:周小丹 / 編輯: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