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是一种典型的需求扩张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扩张来刺激经济复苏,而拒绝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更拒绝对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体制做出改革。
这是一种典型的“锯箭杆”疗法——身上中箭了,拿刀把外面的箭杆锯掉,敷点药就算治疗好了,至于里面的箭头则当它不存在。
但是,每一次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拯救经济危机,而不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必然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金融投资者继续发财。一直到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这个时候再爆发金融危机,就没办法用货币增发的方式解决了,必须要有像罗斯福改革那样深刻的政治经济结构大变革,重新实现社会公平,才能让国家发展再次走上正轨。
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奥巴马是试图进行类似的改革的,比如想要搞医疗保险改革,让私人医疗保险公司降低保费水平,让更多的穷人买得起医疗保险。
但是就连这样微小的改革,都被金融精英控制的国会给搅黄了。还有美国人发起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给镇压下去了。任何触动金融精英集团的改革都不可能推行下去。
最后美联储还是老办法,搞所谓的“量化宽松”,给那些投机失败的金融机构发钱弥补他们的亏损,以免他们破产。这样就在表面上把帐做平了,金融链条没有断掉,经济系统又可以重新运转起来,经济危机看起来就过去了。
但是,这么干的结果,就是把已经贪婪无耻到一定程度的金融精英集团给救了,而对实体经济的真正增长不会有什么用处。
所以很快就吹起来了股市和房价都暴涨300[[%]]的这么一个新的大泡沫。所谓23[[%]]的GDP增长,也不全是实体经济,很大部分还是这个大泡沫撑起来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次美联储和美国媒体采取的办法是“假装加息”,也就是天天炒作:我们马上要加息了,大家注意啊!
截至2016年8月,中国投资者连续第二年成为美国房地产市场最大海外买家。调查显示,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中国购房者共在美国购买超过2.9万套房产,总价值约270亿美元,平均每套房产成交价格约93.7万美元,高于此前一年83.2万美元的交易均价。
同时,中国买家的单套交易均价远高于所有海外买家47.7万美元的交易均价,更远超出美国买家26.7万美元的交易均价。另外,中国投资者所购房产约三分之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其他则主要分布在纽约、得克萨斯、新泽西等州。
中资企业在美国商业房地产收购交易达47笔,交易总额为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2亿元),成为美国房地产当之无愧的最活跃的国际买手。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报告还预计2016年~2020年中国在美国商业地产和住宅上的直接投资(不包括未来新建项目)将累计达到至少2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亿元。频频的收购显示了中国投资者对于美国地产的“野心勃勃”,大有当年日本豪言要“买下美国”的趋势。
中国人以前拜帝王,如今改拜地王。据报道,假如能将北京市土地全部变卖,可以买下美国。这个口气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哈佛教授傅高义看到日本一个东京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翘起大拇指惊呼“日本才是NO.1”。不过,结果大家都知道。买下纽约第五大道上的洛克菲勒大厦的日本人最终以“跳楼价”原物奉还。泡沫破灭,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形成了自我循环的逻辑,这个逻辑睥睨一切,因为它已经做得足够坏,以至于谁也不敢惩罚它。
从经济泡沫的趋势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已愈发呈现出与日本泡沫经济周期的一致性。在日本经济泡沫崩溃之前,全国城市地价总量相当于GDP的5.5倍;东京中央区商务中心的土地价格,达到每平方米22万美元。反观中国,北京CBD核心区的地价平均33万元/平方米,尚未超过东京的最高地价。但是,按照媒体的计算方法,京沪两地2010年的土地总市值已高达190万亿元人民币,而2010年的全国GDP总量大约为40万亿元。可见,仅京沪地价就已相当于GDP的5倍,若将全国城市地价加总起来,更远远超过日本经济泡沫崩溃之前的情况。
笔者是一名金融分析师,对世界宏观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野,目前致力于现货市场研究,对现货原油,天然气,白银,铜等大宗商品深有研究。如果你也正在从事现货投资可关注【本人微信:h690568411 】我们做的不只是投资,是理财意识与风险管理,是让没钱的人能认识到赚钱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让有钱的人把钱合理规划,是打理你的财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