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下个月将在阿尔及利亚举行非正式会议,届时将商讨稳定油市的措施,届时油价可能再次开启下一轮跌势,这将会促成一个有趣而又难以预料的结果。
OPEC成员表示,他们将会在9月末的会议上商讨是否需要采取冻产或其他措施来稳定油价。鉴于此前多哈冻产会议以失败告终,大多数人认为冻产会议将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但也有人表示,若油价肆意下跌,OPEC成员国有可能迫于压力采取行动。
在最近一周时间里,OPEC冻产协议风声不断,加上美元走软,在短期内提振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迅速升至近期高点48.75美元/桶。但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再次打压油价,周三(8月24日)美国WTI原油期货收报46.77美元/桶。
拖累油价的因素是在炼油厂维修之季,石油需求通常会出现下滑,维修期间炼厂将关闭设备为冬季提炼燃料做准备。通常8月底至10月之间是炼厂维修季,每年这一期间石油需求将下滑。此外,OPEC成员国也感受到维修期间油价长期低迷带来的无奈之感。
花旗集团(Citigroup)全球大宗商品主管Edward Morse称:“潜在因素在于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我们将进入需求进一步疲软的季节。维修季并不像春天那么长,我认为市场仍有反弹的空间,油价的走势将取决于市场传闻。”
花旗专家预计,布伦特原油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平均价格分别为47美元/桶和50美元/桶。Morse表示,维修季期间,油价可能在40美元附近触底。
Morse称:“我认为40美元属于合理范围内,预计油价将跌至39.50美元,届时油市会再次出现买盘支撑。”
加拿大皇家资本银行(RBC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Helima Croft表示,沙特等部分产油国一直希望再次利用债券市场,来稳定油价。
伊朗本周表示,将参与9月26日至28日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之间的谈话。伊朗与沙特之间的分歧瓦解了前期会议的努力,包括今年4月多哈冻产协议的失败。当时,伊朗坚持不冻结产量,但沙特表示除非与会的所有产油国都参与,否则就不同意冻产。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石油供需依旧是左右油价的主要因素,并且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有限,年内油价将维持45-50美元/桶之间波动。原油基本面的改善依然十分脆弱,一些给予油价指引的因素多空相抵,短期来看,美元的波动将成为主导油价的关键因素,而非基本面的变化,只有出现中国突然放弃囤油政策或者利比亚、尼日利亚产能大增的情况,油价才会跌破35美元/桶。
本人对原油、铜、白银及天然气等有一定研究,以趋势理论为基础,重视交易理念和技巧的积累,尤其善于从趋势角度出发把握行情脉搏,短线为主中长线结合,本人交流微信:yinfenges 交流QQ:67592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