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到总裁彭钢受邀参加了《大头圆桌会》栏目,一同受邀出席的还有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滴滴投资人之一的朱啸虎,俩人针对出行行业热点以及共享经济话题做了激烈的探讨。
出行行业目前最热的话题无外乎是滴滴uber合并是否带来垄断的隐忧。这一话题在节目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易到总裁彭钢认为,垄断的界定要看是否会对行业后进者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碍。他表示,滴滴uber宣布合并时,包括贾跃亭在内的易到高层都认为这是件好事。因为滴滴uber合并一举从另一方面坐实了,补贴这种模式是不成立的,行业将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此前的补贴手段是伤害用户伤害行业的。
彭钢认为,合并给对行业内的所有从业者都是发展的机遇。此前各家大规模的烧钱,让用户将注意力只关注在价格上,而今后大家将更关注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的探索。
对此,朱啸虎也表示,不健康的补贴肯定是不合适的。合并之后,滴滴将会把焦点从价格转移到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
移动出行之所以能野蛮生长,是源于对共享经济的实践。但是过去几年中国市场依着共享经济生根发芽的企业可谓遍地开花,所有的新业态都试图和共享经济扯上关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开始思考,何为“共享经济”?针对这一话题,在场嘉宾也出给了不同见解。
朱啸虎认为,共享经济就是供给侧改革,美国叫临工经济。满足波峰时的需求就必须要靠共享经济,靠闲置资源,这是最有效最快速的。
对此彭钢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共享,只是个方向,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和技术是否匹配。
他表示,共享经济很好的解决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对接,但并不代表他在很多领域都是成熟的,他需要一个过渡周期。彭钢举例,七八年前在北京打车很困难,那个时期网约车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有没有车的诉求,产业考量的标准是有没有车。再往后发展,焦点开始关注在谁更便宜,到现在,开始关注哪个平台会给自己带来惊喜。再往后发展,比如无人驾驶。行业永远是向前的,共享只是个方向,重要的是你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是否匹配。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在一个合适的时期碰撞上了,这就是风口,就是企业的机会,而不单单看是否是共享经济还是别的经济。
彭钢的观点也得到了法律界专家的肯定,上海联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汪雪表示,每一次共享经济的创新都是在一个相对管制性比较强或者现存市场垄断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打的一个擦边球。随后在规模化效应起来之后,相关政府部门才开始重视到,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也就是说,技术、商业模式、法律,他们之间是一个循环互相促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