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8月25日),国际油价开启震荡上行模式,美国WTI原油10月期货收涨0.56美元,或1.20[%],报47.3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收涨0.62美元,或1.26[%],报49.67美元/桶。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表示将参加下月的OPEC会谈,提振了市场对冻产协议达成的信心。加之,中国原油库存降至三年低点,缓解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然而周五凌晨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的一番讲话再为油市蒙上一层阴影。
据伊朗石油部新闻社报道,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表示,将参加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OPEC会谈,而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也将在不久的未来访问伊朗,共商维稳油市事宜。此前伊朗对是否与会持摇摆不定的态度,伊朗的参会意味着OPEC内部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性在增加。
尽管此前OPEC成员伊拉克依然坚定增产决心,并要求国外油企加大开采。但是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鲁艾比也提及,无法保证向国外石油公司及时付款。这引起了多数公司的不满与质疑,这些公司并不急于响应阿鲁艾比的号召。
另外,据中金公司报告称,彭博根据官方数据测算,7月份中国商业原油库存约2888万吨,创下2013年4月份以来最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产量和进口双降,原油产量下降至每日395万桶刷新近五年来最低,进口也降至六个月的新低。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国内石油产量长期下降,由于缺乏新的可开采的油田来保持产量增长,且近年来油价的大幅暴跌也导致国有石油巨头停止开采生产力低的油井,造成国内石油产量的下降。野村的亚太油气研究主管科瓦(Gordon Kwan)表示:
“中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是由于没有发现新的油田,即使油价大幅反弹,中国也没有办法快速增加石油产量。”
然而,就在伊朗与会总算是尘埃落定之时,沙特的表态又变得模棱两可。周五(8月26日)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发表讲话称,目前尚未就冻产和欧佩克的产量进行进行具体和实质性的讨论,沙特目前的产油量和上月基本持平。法利赫还表示,不认为油市需要什么重大的干预。法利赫的此番讲话令OPEC冻产协议的决心再次受到质疑。华尔街顶级投行Jefferies告诉客户称:
“欧佩克会议的冻产预期升温导致投机者推升油价,但冻产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削减产量了,预计冻产预期降温后油价将面临下行压力。”
大宗商品公司Phibro LLC新任首席执行官格林希尔茨也表示基于基本面未出现重大改善,9月冻产协议前的油价上涨是做空的最佳时机。他称,交易员应该在50美元至55美元做空WTI原油,并且颜家伊老师预计油价的底部将在25美元至30美元。
另外,即将召开的G20会议料会使中国的成品油需求减少。据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称,9月初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将限制中国的汽油需求,因为中国方面要求在会议举行前或期间限制汽车数量以防治空气污染,这将导致8月和9月的国内汽油需求分别微幅增长6.8万桶/日和11万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