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您正在訪問的是FX168財經網,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信息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地法律法規。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帖子

三次采访医联创始人王仕锐:创业改变了我的画风

作者/业界资讯 2016-08-24 11:58 0 来源: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

[ 亿欧导读 ] 医联作为移动医疗做医生端的代表企业,从创业第一年的三次融资,到创业第二年重点却少有露面,医联到底发生了什么?

19.jpg

记者第一次采访王仕锐时,是他刚刚宣布获得B轮融资的时候,那时的医联的定位是医生社交”; 2016年3月第二次采访时,医联全面开始对外转型,从“医生社交”的定位开始转向“服务医生的一切”。

第三次采访到王仕锐是8月中旬的一个周六中午,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前一天晚上开了管理层会议, “昨天我们和医联所有骨干一起开了庆功会,我们现在的盈利模式已经小范围跑通,每个月的营收都在翻倍!”从脸上的疲倦可以看出来,当时有些虚脱的王仕锐还是非常激动。

王仕锐,公司里的人习惯叫他老王,其实他才30岁不到,就在2016年2月入选了福布斯亚洲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2014年6月刚创业的时候,他身上的标签是“哈佛博士”、“摇滚青年”、“年轻帅气”,很多周围人都认为一心想创业的王仕锐会选择P2P、VR等时下最新潮行业。但是王仕锐最终选择了医联,对此他的理由只有一个“如果我们再努力一点,今天就会少死个人。”

没想到27岁的王仕锐用“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的情怀,创立了医联。

医生社交

说到医联,被打的最深刻的标签还是“医生社交”。很多人问过王仕锐为什么选择从医生社交切入,他的回答都是,“因为我们有优势啊”。王仕锐口中的优势其实来自于他大学时期的一个创业项目——抹茶美妆,一款做化妆品App的女性社区,短短一年时间就拥有数百万用户,成为中国月活跃用户最多的美妆APP,现已获得B轮融资。

2012年,App在国内刚刚兴起,在学校待的有些无聊的王仕锐决定“找点事做”,于是在2013年的时候,与刚从人人网辞职的黄毅一起筹备建立了抹茶美妆。后来因为要去哈佛做访问学者的关系,才从上一家公司离开。不过,这段短暂而珍贵的创业经历让王仕锐对互联网有了感觉,也让他熟悉了做互联网社区的打法。

当然,从医生社交进入医疗行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王仕锐眼中,医生社交可能是最快速完成“登顶”的方式,这里的山顶指的是未来医疗健康服务最理想的状态。

这之后的一年,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概念大热,医联也算走的顺风顺水。2015年2月获得PreAngle和联创策源的300万元融资,2015年9月获得腾讯和云锋基金合投的4000万美元融资。

扩张,扩张,扩张!

拿到融资的医联经历过长达半年的盲目扩张,谈及这一点,王仕锐毫不避讳。“我们那个时候和几个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都在做大用户数量,争抢平台注册医生数量,当时我们也融入到浮躁的野蛮生长”。

“最夸张的一段时间,我们用近6个月的时间,把基层运营团队从200人扩充到500人,平均每个月都有50名新员工,帮助我们做医生用户的吸纳工作。”要知道,王仕锐当时是从5个人里面挑一个招进公司,而每个被王仕锐面试的人是HR部门从众多应聘者中“五挑一”选出来的,可见整个公司的面试量有多大,“那时候招聘节奏快到内部管理都无暇顾及”。

为什么要这么“拼”?除了拿到钱了以外,王仕锐觉得市场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当时市场上几个主打医生端的公司动辄宣称自己平台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医生,大家好像在做军备竞赛,没有医生用户,就预示着你的失败。

当时的医联进入了互联网吸粉吸用户的“码人怪圈“,谁的用户多,谁就市场的发言权,谁就获得融资。这时候线下团队的数量就变得十分重要”,“人数不够就很难解释,别人会觉得我们兵力不足”。王仕锐的做法是大力扩充线下团队,不过,那半年医联线下团队的人员数量一直保持在竞争对手的七成左右。“其实用户数量就是一种威慑。可那时候医联根本没人带过这么多人的线下团队,最多就带过几十人的线下,都是硬逼出来的。”

后来当一些问题被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发觉可能跑偏了。医生用户的激增,企业却没有给医生找到合适的产品。一些移动医疗的前辈为医联提供一些建议,但是那个时候却是我们最脆弱的时候,直到我们推出了十一条营收方式,光明终于来临。

后来王仕锐冷静下来,“医疗行业做的不是快消品,不是标准品,不是通过补贴就能建立起行业壁垒”,王仕锐和医联的FA华兴一起,把医联的组织架构全部重新梳理了一遍,重新打造医生经纪人团队,确定了“先把小模型做出来再扩张”的策略。

那一段时间的疯狂让王仕锐心有余悸,“其实我们在B轮之后又做了一轮,账上并不缺钱,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在现在行业环境不太好的时候让团队‘减减肥’”。

运气好

王仕锐觉得,“不要把很多结果,归结到某一个人,很多时候就是运气好”。

很多人都好奇医联为什么能同时得到红杉、腾讯、云锋基金的认可,“其实特别简单,我们和投资人一直保持了紧密的联系,把我们的运营理念告诉投资方,并通过运营成绩证明自己的运营方式是可行的。等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来了。我们和投资方从来没有做过‘对赌’,因为我们一直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他们有的已经是我们紧密合作的伙伴了”,至于具体合作的内容,王仕锐卖了个关子,“两个月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运气好”更多体现在创始团队身上。王仕锐笑称,“我的好几位合伙人都是‘网恋’出来的”。当时从网易杭州研究院出来的游由已经开了自己的两家公司,小有成绩,而王仕锐那时候还是长头发的摇滚青年,医联也还只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王仕锐找到游由,说服他加入医联,两年后,游由已经成为医联最坚实的合伙人,负责公司一线的运营。“当时我们在北京立方庭租了一层,所有合伙人都睡在一起,我们就这样一起睡了八个月,所以我们之间非常熟悉。”

王仕锐对于用人有一个核心的诉求,“必须是我欣赏的人”,找到这样的人以后,“我会用一切方法去满足他的诉求”。就拿最近媒体曝光量较大的“极限会诊”来说,这其实是医联副总裁杨洋推动的项目。

王仕锐觉得,一年12期的大型节目‘极限会诊’对医联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品牌效应,可以带动医生和大众对于医联的认知度。‘极限会诊’的项目团队也定下了目标,要让医联的搜索量在节目播出后翻一番,“他们确实做到了”。

第三年,还在路上

医联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互联网医疗的市场也由原本的火热变得更为理性。现在整个市场最焦虑的可能就是怎么做出营收。王仕锐带着团队开了11条做营收的业务线,“其中医生社区有三条线”,所有以前睡过通铺的合伙人各自独当一面。“我们还研究了最容易变现的三种方式:开药、开刀、开会”。这一切慢慢有了成效,“我们希望到年底能够做到盈亏平衡”。

医联用1000天的时间,不断修正着自身发展方向,逐步回归医疗产业“治病救人“的本质。目前,医联以重症诊疗为核心,大力发展医生经纪人业务,通过多点执业去帮助更多的重症患者,提升他们的就医质量,挽救频临死亡线上的生命。

撕掉“医生社区”的标签,露出“服务医生的一切”本质,医联正在全力打造“重症诊疗平台”,未来医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阅读: 市场热点 市场分析

分享到:
举报财经168客户端下载

全部回复

0/140

投稿 您想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更多人气分析师

  • 张亦巧

    人气2208文章4145粉丝45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张迎妤

    人气1912文章3305粉丝34

    个人专注于行情技术分析,消息面解读剖析,给予您第一时间方向...

  • 指导老师

    人气1864文章4423粉丝52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李冉晴

    人气2320文章3821粉丝34

    李冉晴,专业现贷实盘分析师。

  • 梁孟梵

    人气2184文章3177粉丝39

    qq:2294906466 了解群指导添加微信mfmacd

  • 王启蒙现货黄金

    人气328文章3526粉丝8

    本人做分析师以来,并专注于贵金属投资市场,尤其是在现货黄金...

  • 金泰铬J

    人气2328文章3925粉丝51

    投资问答解咨询金泰铬V/信tgtg67即可获取每日的实时资讯、行情...

  • 金算盘

    人气2696文章7761粉丝125

    高级分析师,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证券市场多年,专注...

  • 金帝财神

    人气4760文章8329粉丝119

    本文由资深分析师金帝财神微信:934295330,指导黄金,白银,...

FX168财经

FX168财经学院

FX168财经

FX168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