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麒麟淘金/微信lovea866)
1990年,曾有经济学家在看到日本金融危机后,敢于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思考日本式的通缩和萧条是否会再次发生,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
现在已经是一个信息时代,没有什么信息是能隐瞒的。美联储的调控政策显得很中庸。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正极力摆脱陷入日本式的刷退,但实际上,谁都逃不掉。
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都认为自己不会重蹈日本覆辙。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全球又都在复制日本90年代的轨迹。泡沫——通缩——萧条——刺激——负债——泡沫
布雷顿森林体系破碎前,当时的经济学家也是异口同声的支持黄金作为全球货币标准能够稳定物价。结果却是金本位制的崩溃。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自己进入了日本式的刷退。但通缩已经是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敌人。
另一方面,全球货币大战也不断升级,以往无论如何宽松,零率至少是底线。如今,欧盟和日本两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采用负利率政策且根据最新消息称,负利率还有加码可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负利率并没有成功拉抬通胀。(下图)
4fe62dd12c5a7d3cfb49582015b9c721.png
通缩对于经济的影响虽然不像恶性通胀那样明显,但却是属于慢性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恶性通胀虽然冲击大,但影响时间短。1930年的美国大萧条导致通缩4年,物价下跌超过25[%],实际GDP下跌超过30[%]。
眼下的问题是什么?需求下降、产能过剩、货币供给减少。尤其是全球经济在习惯了依靠政策支撑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减少除了会直接导致经济衰退外,还会引发市场恐慌,造成未来预期下降。
如今的情况与1930年当时相比,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经济规模。其他情况几乎如出一辙。
2013年伯南克隐退时,所有人都向这位“救市”英雄致敬。然而,今天大家都发现,这位昔日的英雄其实只是个骗子。正是因为伯南克提倡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全球各国都走上了负债支撑经济,想要经济不衰退就得不断增加负债最终透支未来迎来的新一轮经济衰退。伯南克的救市方案只有延缓危机发生时间的作用而不能真正解决危机。
事实摆在眼前,虽然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对于利率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收紧货币政策后,实际GDP和通胀缺失下降。此外,货币紧缩也导致了固定投资下降、消费品支出减少、生产力降低。
其实,不稳定的GDP复苏等于同于经济走弱。
看上去在就是政策的辅助下,经济还在缓慢回升。但实际上,这是不考虑债务的情况下猜得出的片面结论。IMF下调今年全球经济预期至3.2[%]。但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哪国的债务增速是低于3.2[%]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债务增速更加夸张。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通过增加债务拉抬经济的话,实际经济还是处于萎缩趋势中。
通过提升债务拉抬经济的做法与日本90年代那场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模式有什么区别呢?日本现在以经济是全球负债最高的国家。其他各国正行驶在日本过去的轨道上。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日本的确是个领衔全球的国家。犯险、试错都是日本一马当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有可能是最先尝鲜的人。然而,有谁想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很高概率是第一个试错、承担风险甚至是吃到毒螃蟹的人。比如,摸着石头过河不等于一定能过河,很多摸着石头过河的人都是被水冲走淹死。
杜老师对现货市场研究数年,对于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一直致力于为国家、投资朋友奉献一份力。在现货市场,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我以及我身后的一群人,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现货交流微信:lovea866/qq:2994123657 ,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