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8月18日)24时,结合十个工作日一个调整的策略,在今年第十六次油价调整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75元和170元。全国平均来看,折合90号汽油每升上调0.13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4元,95号上调0.15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5元,终结了了两连跌的走势。
本轮计价周期内,受OPEC产量升至纪录高位、美国石油钻井数持续上涨等利空因素影响,周期初期国际油价持续盘整;随后美元指数持续走低提振原油走势,同时冻产会议呼声再起,产油国遥相呼应,国际油价顺势走高,期间实现“五连涨”,累计涨幅超过13[%]。
至此,油价迎来年内第五次上调,也是下半年来的首次上调。除海南省外,我国大部分省份汽油零售价将继续停留在“5元时代”。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我国国内成品油共经历16次调价窗口,其中5次上涨,3次下调,6次因因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而不调整,2次因未达50元/吨调价红线搁浅,汽、柴油价格累计每吨分别上涨265元和255元。
油价上涨对于消费者来讲,无疑将意味着燃油成本的增加。据测算,以一辆50升油箱的私家车为例,加满一箱油将多花6.5元。若该车月跑1000公里,百公里耗油10升,则下一轮调价周期(半个月)内,其燃油成本将增加13元。
对于国内成品油市场,受国际原油连涨提振,加之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单位销售进度良好,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成品油批零价差则逐步收窄。金银岛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理论上国内汽油零售利润2137元/吨,较上周四跌132元/吨;柴油零售利润1539元/吨,较上周四跌141元/吨。
但在原油供大于求下,后期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将以走稳为主,汽油批零价差将再次拉大,加油站利润空间仍将保持在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