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次居然被人“摆了一道”当然是“睚眦必报”,随着时间的推移,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美国沙特俄罗斯三国“各怀鬼胎”互相算计开始,国际油价开始暴跌,这时我们国家看准了机会,顺势与俄罗斯交好,签订25年的石油大单,推行一带一路,2015年岁末,2016年伊始,伊朗解除制裁,国际油价跌至谷底,我们国家更是与各大产油国交好,疯狂购进低价原油。
有的朋友就会问了,我们国家有那么多油田,为什么不开采我们自己的? 确实,我们国家的油田不少,但是开采成本太高,对比当前国际油价来说,还是国外的划算,况且也可以打破石油美元的机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样,我们国家的货币流通出去了,能够一定程度上的通缩。
并且原油作为当前美国维持霸权的第一手段,我们国家此时出手时机正好,或许世界货币流通体系真的会就此发生改变。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随着欧佩克等石油组织冻产协议达成,国际油价很快会止跌回稳,但如果就是为了整垮俄罗斯的经济,那么这轮油价的下跌远没有停止的迹象。不过,经济战里没有真正的赢家,美国这么干大有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意思。
据预测,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可望赶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石油出口大国,但美国拥有的多数是页岩油,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任由油价这么狂跌,美国很多油田早晚都得停产歇业。这将会伤害到正在复苏的美国经济,美国成为石油大国的时间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趁油价低时疯狂买进储备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进口了国际的低油价原油,我们油价为什么只涨不跌? 国内油价居高不下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是美国的降幅大,而我们“三桶油”的降幅小增幅大,两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才使得这个问题越发的明显。所谓的“三桶油”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三大国企垄断了中国石油的整个产业链。连私人加油站,他们也在不断地打压其生存的空间。油价上涨时,我们油价的涨幅并不比人家小,可下跌时的幅度总是大大落后于人家。是“三桶油”心太黑,还是他们也有苦衷?
油价形成机制不同,包含的内容不同,原油的成本权重不同,税赋比率不同,这些“不同”决定着油价的不同以及调整幅度的不同。要中国追随美国,按同比例降低油价不仅不可能更不现实。
第一,国际原油价格不等于汽油的零售价。原油成本、运输成本、进口环节费用、炼油成本、销售成本、政府税费以及企业利润加在一起才是汽油的零售价。费改税后,养路费也融进油价里。过去按车征收,现在随油价走。用得多付得多,比过去合理些,但推高了油价。 据说在美国原油成本和炼油成本能占到汽油零售价的八成,而中国政府的税费就占到三成。中国油价高,首先是税赋高。
第二,国际原油价格是期货价格,它影响的是以后的油价,而不是当下的油价。“三桶油”是国际原油市场里的最大买家,但国际原油的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美国有定价的话语权。它进口原油的成本自然会比我们低,进价低售价也就低。
第三,除了中东外,卖原油给我们的还有俄罗斯和拉美国家。近年来,俄罗斯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石油非普通商品,具有战略物资的性质,并不是所有的原油交易都要遵循随行就市的原则。哪怕价格高一些,该出手时得出手。买原油不能只算经济帐。
美国页岩油面临严重的信贷危机,而中国无疑是最大赢家,这次国际油价暴跌,是美国操纵的结果。美国操纵国际油价暴跌,并不是为了中国考虑、并不是为了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在国际原油进口中少付费。美国是为了制裁打压俄罗斯、委内瑞拉,因为这些国家是强烈对抗美国的,美国希望这些国家因国际油价暴跌而经济崩溃,甚至希望出现内乱。对中国,美国也是采取打压政策,只不过美国操纵国际油价暴跌,无意中让中国搭上了顺风车。
本人对现货市场研究数年,对于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一直致力于为国家、投资朋友奉献一份力。在现货市场,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我以及我身后的一群人,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现货交流薇-信:qwxj0820,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