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麒麟淘金/微信lovea866)
稀土顾名思义“珍稀的土”,因为以前在我国内蒙古白云鄂博发现得最多,也最富集,因为当地老百姓这样称呼,所以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当然,稀土并不是土,而是17种稀土元素氧化物的统称,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
稀土本身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这些特性是其他材料所不能代替的,所以稀土虽然用量不大,但是不可缺少,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稀土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特别是目前很多先进军事装备其基础材料都离不开稀土。例如,美国四代战机F-22为啥牛叉啊?其强大的发动机以及轻而坚固的机身材料都大量使用稀土科技造就。F-119涡轮风扇发动机叶片以及燃烧室使用了阻燃钛合金,这种钛合金的制造中加入了铼,否则超音速巡航中强大的动力足以摧毁它自己。
中国的稀土可以说是上天赐予这么这片土地的宝物,值得我们珍惜。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拥有重要意义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同时中国的稀土生产规模也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并且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目前,日本高精尖产业所必须的稀土资源很紧俏,据悉超过90[%]依赖中国的进口,这似乎意味着中国可以用稀土挟制住日本的经济。2010年中国就曾使用过这一招。但当时日本企业很快找到了替代品,通过技术开发降低了稀土的使用量,并增加了供应来源——从澳大利亚和美国进口。需求的减少使得稀土价格大跌,而这使本来就利润微薄的中国稀土生产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许多工厂不得不停产。2011年中国的稀土产量比2006年时下降近一半。试想,如果这种资源采取一种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开采,保证中国的国内需求,其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出口换汇的任务,就交给手机、汽车、高跟鞋这类大众产品。
即便日本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中国也难以做到对日本稀土长期禁运。这是因为日本若无法保证稀土供应,势必会造成其国内精密部件生产不足,而这将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下游生产链。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但在生产链的位置仍然较低,在手机、汽车、家电等领域都高度依赖日本的零部件进口。这也难怪日本媒体感叹:浮躁的中国没条件抵制日货。中国是时候耐心培养自己的半导体等产业,以摆脱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对日本的依赖了。
麒麟淘金寄语:个人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实时热点,同事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之余纵览国际咨询,对国际局势和国际能源市场研究数年,对于市场分析、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货指导老师薇-信:lovea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