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麒麟淘金/微信lovea866)
去年8月11日,中国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为参考“收盘价+一篮子货币”, 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由6.1162下调1136个基点至6.2298,史无前例的降幅令市场一片哗然,此举后来被称作“811汇改”。
今年8月11日这种参考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双锚机制,是一种缓慢释放贬值压力的渠道,它更像是一种针对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的缓冲器,只能是一种过渡期的安排,不是长久之计。
时隔一年再来观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管央行初衷是什么,市场对此最大的感受无疑是“贬值”,其次是波动幅度加大。
三次多空对决逼退国际投机资本
自中国央行突然启动汇改起,人民币汇率市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单边升值趋势被彻底打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剧,且呈现出双边循环波动的特征。全球市场联动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无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脱钩美元,还是美联储加息与英国脱欧,都沦为全球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的一个个“筹码”,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国际投机资本累计掀起了三轮人民币沽空潮。
第一波是在去年8月汇改后的三天内,国际资本借央行与市场沟通不畅,纷纷揣测中国政府有意默许人民币贬值而大举沽空人民币,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暴跌约3000个基点,直接跌入6.4区间。
第二波则在去年底今年初,在中国央行放松托底人民币汇率后,国际投机资本再度掀起人民币沽空浪潮,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跌逾900个基点,降幅超1[%]。
第三波是从今年4月起,国际投机资本借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与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发酵,对人民币发动新一轮沽空浪潮,截至6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幅度超过2400个基点,一度跌破6.7整数关口。
在与国际投机资本博弈中,为了平息这三波人民币沽空潮,央行消耗逾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尤其是今年初央行除了动用数百亿美元外汇储备干预汇市,还不惜抽走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以此抬高人民币杠杆融资沽空成本,迫使国际投机资本知难而退。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811汇改显然不够清晰,大家并不知道参考谁,所以也并没有体现出一个市场化的结果。以英国脱欧公投为例,英国脱欧引发了欧元和英镑贬值、美元升值,按照篮子货币来判断,人民币应该兑欧元升值、兑美元贬值;英国脱欧同时降低了美元加息概率,资本都会流向新兴市场,因此作为新兴市场的货币理应升值,但事实上人民币的走势却与此相悖
麒麟寄语:伯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实时热点,同事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之余纵览国际咨询,对国际局势和国际能源市场研究数年,对于市场分析、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货指导老师薇-信:lovea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