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国大量劳动者走向美国,成为美国制造业的一大推动力,但如今形势却开始逆转了。特朗普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一直宣称,中国正抢走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周四,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特朗普在该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极其糟糕的贸易协议”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特朗普还说,美国支持中国走上贸易自由化道路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特朗普的观点一度有其可取之处。中国拥有大批工人,且其薪资水平远远低于美国工人,这对想要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率、维持低价的制造商而言颇具吸引力。发表在《劳动经济学期刊》(The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从1999年到2011年,由于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数量激增,美国至少失去了200万个工作岗位。随着中国经济向前发展,许多行业涌现出大把机会,流水线工作的吸引力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于是,为了吸引工人,经理们开出了更高的工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竞争地位。由于大幅降低成本这一好处不见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回巢”,也就是把工厂迁回美国本土。根据BCG去年开展的另一项针对美国制造企业的调查,24[%]的受访者表示,正积极地把生产从中国转移回本土,或者打算在未来两年内这样做。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10[%]。
美国人民正越来越关注制造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都表示,最好的创新、繁荣、创造高收入工作机会的办法就是在美国生产更多的产品。事实上,没有一任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用到“制造业”一次的次数可以比得上奥巴马。目前,美国制造业雇佣了9[%]的美国劳动力,而科技、文化、能源、教育等行业正在美国繁荣发展。Uber、迪士尼等美国公司更是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发达国家眼红的对象。而此时,制造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令人感到意外。
此外,制造更多的商品不等于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每年生产5.6万亿美元价值的商品。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美国制造业规模在过去20年翻倍。美国的制造业生产了全球17[%]的商品,这高于美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所谓的制造业萎缩,是指制造业雇佣人数的下滑。根据美国劳动部的数据,目前美国制造业雇佣人数为1230万人,占非农就业人口的8.5[%],低于1979年1940万人的水平。海外竞争、自动化是制造业雇佣人数下滑的主因。事实上,全球范围的制造业工人数量也有所下滑。
此消息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投资者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资金风险,看不清形势,捉摸不透行情。犹豫不决的心理造成连续失误。在此,有对沥青、天然气、白银以及铜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可关注笔者微-信 WYYJ101217 (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