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之际,北京复兴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抱负正迅速为寻求投资机会的中国投资者开辟新的市场。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8日报道,自2013年以来,中国在已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几十个亚洲和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已经迅猛增长。
根据英国外国直接投资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在截止到今年6月的18个月内,中国投资者宣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了315项新项目投资,总值达759亿美元,是此前18个月的两倍。
同期,中国在其他国家的投资下降了近29[%],至365亿美元。中国总计56[%]的对外直接投资最终给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北京发起的打造现代丝绸之路的多项双边协议,正在为中国公司提供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权,特别是建筑、能源和资源部门。这是利用过去20年来国内累积起来的庞大产能过剩的重大机遇。
自2013年9月以来,仅建筑部门一个行业,中国开发商已承诺投资256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物流开发。今年5月,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登上头条新闻,与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合作,在西爪哇省开发145亿美元的工业园区。西爪哇省是“一带一路”倡议环东南亚地区海上部分和进入印度洋、通过苏伊士运河直达欧洲的重要前哨。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热力发电站也正在从印度尼西亚到中东,遍布欧亚大陆,迅速兴起。仅在巴基斯坦一国,中国投资者已宣布新建价值约85亿美元的发电站,可为巴基斯坦电网增添5260兆瓦装机容量,同时投资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一带一路”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丝绸之路对外政策为建筑业和重工业公司输出过剩产能创造了条件,但是它也包含着国内其他部门龙头公司的国际抱负。
除了中国传统的对外投资大户——华为公司和中国银行之外,电商集团阿里巴巴和消费电子产品专业公司海尔集团也正在成为对外投资大户,它们都在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加速服务诸如印度这样的巨大消费者市场。
“一带一路”可能是个令人着迷的倡议,也是相关国家的巨大机遇。然而,要想实现其热衷追随者通常描述的“双赢局面”,它输送的投资必须产生利润才行,否则中国资本最终将转移到其他地方。
【延伸阅读】“一带一路”财经资讯:中铁签孟国31亿美元项目
1、中国中铁签约孟加拉国31亿美元基建项目
孟加拉国铁路局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8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正式签署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建设合同,项目合同金额为31.4亿美元。
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水泥业新增需求300万吨
近年来,巴水泥产业需求量不断上升,2016年上半年,本土水泥产量达1520万吨,同比上涨16[%],预计下半年达1740万吨,同比上涨15[%]。其中,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为巴水泥产业新增需求达300万吨。
3、泰国商业部发展南部7城 创造岗位增收
泰国商业部响应总理要求,继续拉动南部边境府治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盼以此助力增加工作岗位和收入,促进地方经济依照政府“稳定、繁荣、可持续三角发展”政策持续壮大。
4、印度下议院通过商品服务税法案
印度议会下院8日晚间全票通过商品与服务税宪法修正案,标志着印度中央及各邦税种税率简化进程再进一步。
5、日本上半年经常账盈余创九年新高
日本大量进口的原油价格下跌,同时入境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持续上升,推动日本今年前6个月经常账盈余创2007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6、日企争抢“奥运商机” 在里约进行大规模推广
《日本经济新闻》8月9日报道称,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日本企业在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巴西经济正面临资源价格走低,但各日企对2亿人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充满期待。
7、低油价给印度带来意外困扰
最近两年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低油价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然而,据印度媒体近日报道,低油价也给印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在海湾国家工作的印度人工作机会大幅减少,来自海湾国家的侨汇也随之缩水,这一现象正在威胁到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目标。
8、韩钢铁企业反对美征收高额关税
据韩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决定对韩国生产的钢铁最高征收57[%]的关税后,POSCO等韩国钢铁企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9、2016年上半年迪拜购地需求增长15[%]
阿联酋《联合报》8月8日报道,2016年上半年针对迪拜空置土地的购地需求同比增长
10、新加坡三大银行二季度财报有喜有忧
根据新加坡三大银行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最新公布的2016年二季度营收财报,星展银行母公司星展集团、华侨银行二季度净利润下滑,大华银行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