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国石油储备接近饱和的消息在原油市场上被传的满天飞。一时间,人心惶惶,油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国的石油储备接近饱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石油储备接近饱和,中国就会大量降低原油进口量,并对国际油价产生直接影响吗?下面,让笔者详细给您分析。
中国石油储备将在2016年9月份达到饱和,这一消息首先来自于摩根大通的预测。摩根大通在报告中称,中国自2015年油价低迷的时候,加紧战略石油储备的步伐,从国际上大量进口石油。同时,摩根大通称,到2016年5月,中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为4.44亿桶,如果中国保持目前的速度继续进口原油,那么再过3个月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将达到上限。达到上限后,摩根大通预计,中国以后的石油进口量将会减少百分之十五。借此,摩根大通认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饱和将会加剧全球油价的短期风险。这里,摩根大通用了“加剧”一词,意指中国原油市场份额对油价的支柱作用。然而在笔者看来,“加剧”一次有些过火了。
先看看中国政府的石油储备计划。从2003 年起,中国计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设施建设。第一期为1000万吨至1200万吨,约等于中国30 天的净石油进口量;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为2800万吨。然而国内石油战略储备计划的开始实施是从2006年10月中国首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建成交付使用开始。第二阶段为2008年~2010年,预计石油储备能力达到30000,相当于4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第三阶段预计储备能力达到50000万桶。远期规划目标则是2015年达到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的标准,中国石油储备达到62500万桶。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石油储备量远未达到这一数字。所以中国石油储备是否真正达到饱和还是个未知数。
中国石油战略石油储备或将饱和,但这只是猜测,中国政府并未公布数据。并且从大局来看,中国这些年的石油进口量大幅攀升是被石油储备计划所带起来的。中国国内石油需求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到2015年6月份,中国人均石油消费0.37吨,只有世界人均0.59吨的63[%]。同时,国内茶壶的进出口禁令消失,令这些私营炼油厂的需求增加,如果中国进一步放宽茶壶的指标,更多的茶壶加入进来,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亦可能再度提升。
而至于世界油价,印度最近的石油进口量猛增,或许能稍微抵消加拿大的石油产量回复。俄罗斯向伊朗示好,希望进行协商谈判。伊朗也可能参加OPEC大会,这一消息虽然还未得到OPEC证实,但足以说明伊朗与OPEC之间关系的缓和。几年来,石油市场波动不断,油价持续走低。近期的讲,油价可能还会小幅走低,但是,长期来看,笔者认为油价是时候回升了。
石油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而国内原油投资也成为老百姓备受青睐的理财产品,其产品公开,公正,透明化。若你在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不妨添加笔者沁雯析金微信qwxj0820。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实战经验给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