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人生中必要的。在CPI居高不下,大於銀行實際存款利率的時候,理財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天然氣由於內在的恒久價值和能源的戰略地位,一直是資金保值和避險的首選。而液化天然氣投資相比股票和其他投資品種而言又有很大的靈活性,如今國內現貨市場正在蓬勃飛速發展擴張。
世界經濟融為一體,國家與時俱進跟上國家改革政策的步伐
2016 年,中國經濟發展具備一些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比如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將為發展實體經濟提供一定的市場空間,但是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在中國經濟已經於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的情況下,外部美歐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逐漸加深。目前,在國內工業潛在增長率下降的情況下,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與經濟結構調整投入不足的矛盾更加凸顯,保持經濟整體增長率達到7[%]已經是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總體來說,2016 年經濟運行不會有太大的波瀾,但是目前國民經濟的增長中大行業大企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中小企業普遍日趨艱難。中小企業所亟需的金融支持空聞雷聲,不見雨點。金融改革的必要性進一步凸顯,作為投資者,需要靈敏的投資先機嗅覺,跟上國家改革政策的步伐,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目前國內投資市場發展曆程中,人們聽聞最多的就是股票,貴金屬投資,股票已經在我國經曆了20 多年的一個曆程,市場的性能已經達到一個平衡的階段,前景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且由於經濟發展遲緩,國內外時局動蕩股市發展疲軟。加之任何存在都有一個周期,股市的興衰周期約為4年一循環,從2015年6月份開始暴跌進入熊市,至有已經將近一年,預計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行情都不會有大起色。
現在進入股市並不是明智的選擇,許多股票投資者都轉到現貨市場了。貴金屬最早從2010 年開始,全面炒金熱潮大漲,國家缺乏對貴金屬市場規範的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貴金屬市場混亂不堪。2014 年,經曆過多次的整頓修改,很多投資者已經對貴金屬投資市場心灰意冷,投資價值過剩。一種產品的沒落必然會有新產品的出現代替,原油、天然氣等新生投資項目必然會成為繼貴金屬投資之後的新貴。隨着2013年年初以來,國家對能源市場開放、允許民營企業參與,現貨石油、天然氣將成為繼貴金屬投資後下個最火爆投資理財新產品首先。
資本寒潮將加速整個行業兼並整合、優勝劣汰 單筆投融資額上升明顯
在監管方向逐漸清晰的大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正經曆資本寒冬。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資本寒潮將加速整個行業兼並整合、優勝劣汰。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資質良好的互金機構將更受資本青睞。相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投融資案例數同比降低16.35[%],但單筆投融資額上升明顯。
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資及IT桔子此前聯合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174起,獲得融資的企業數為168家(其中有6家獲得了兩輪融資),融資金額約為610億元。數據表明,互聯網金融已經度過初期的野蠻生長。從融資規模來看,一半以上獲得投資的企業融資規模屬於千萬元級別,獲得億元及以上的投資案例占全年融資案例數的16.67[%],巨頭格局初現。
8月8日,銀客集團宣布完成C輪3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港交所上市公司雲遊控股。而8月3日,雲遊控股發布公告稱,認購銀客集團發行的5年期可換股債券,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約占銀客集團股份15.01[%]。
銀客集團總裁林恩民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已經過去近三分之二,但今年整個金融行業獲得的融資次數只相當於去年的38.8[%],遠不到一半。現在確實是資本寒冬,風險投資機構會更加理性,不會像互聯網金融行業興起時那樣布局賽道,而是選擇優質的賽手。整個金融行業在今年獲得的融資,單筆超過3億元的僅19家,在211次融資中僅占9[%]的比例。融資金額多,稀釋股權會重一些;融資金額少,公司股權稀釋少一些,為後續融資和上市留下空間。
互聯網金融單筆投融資額上升明,顯行業整合不會停!
對於下半年的互聯網金融投融資趨勢,投資人士直言下半年很可能誕生新的獨角獸。與此同時,隨着科技進步,創新模式、創新業態不斷產生,轉型與跨界融合的大趨勢,在互聯網保險、消費金融等細分領域展現新契機。
眾籌、支付、征信等細分領域都繼續受到關注,區塊鏈技術作為一個新的熱點話題,頻繁被互聯網金融領域提及,不少資本對其持積極觀望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各項監管措施在加速推進。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日組織制定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P2P網貸》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規範》開始向會員單位征求意見。對於這份被稱作業內“最嚴”的信披規範,業內人士表示,協會要求披露的內容和尺度合理可行讓互聯網金融機構邁出自律、合規發展的“第一步”,後續將促進行業的兼並整合。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互聯網金融要進行審慎監管,而不是適度監管。從最近這兩年發展的情況來看,更嚴重的是道德風險。這表明該領域中必須進行嚴格審慎的監管。
“今年各級行業協會成立並出台相關行業自律標準,資本市場追捧互金企業的熱度降低,非法集資爆雷後網貸投資人和資金逐漸向大型實力平台聚集,獨角獸公司漸露崢嶸,這些因素都對行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如是稱。
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預計,隨着監管深入,行業轉型提速,“預計今年的專項整治會淘汰出1000多家平台。最終行業中能保留1000多家穩健的投資平台是正常水平。”網貸之家聯合盈燦咨詢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6年7月月報》顯示,2016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進一步出現下降,數量下降為2281家,相比6月底下降了68家,創近一年正常運營平台的新低。
以上出自分析師:旭富金升!交流指導微信:love868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