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历来是产油国的必争之地。
近年来,俄罗斯就开始大力开拓中国市场。不仅与中石油等企业签订了数亿元石油大单,大规模修建石油传输管线。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原油进口配额,俄罗斯还率先抢占地方独立炼油厂市场。
自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滑开始,沙特和俄罗斯就一直为争夺中国市场份额而“暗战”。而如今,随着地方独立炼油厂因素的出现,双方的战斗正在升级。
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沙特都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方,但凭借地方独立炼油厂的订单,俄罗斯已经多个月份对华原油出口超越沙特。这也迫使沙特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一直被他们忽视的地方炼油市场,以期夺回市场份额。
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了打破国内几家石化巨头的垄断,倒逼改革,逐步对多家地方炼油企业放开了原油进口配额。这些地方炼油企业大多数来自山东,与“三桶油”等巨头相比,他们的产能更具弹性。
2015年5月以来俄罗斯对华出口的石油超过中国每月从沙特的进口量6倍。专家们认为,目前的所有状况都有利于俄罗斯进一步增加出口。
与沙特石油相比,俄罗斯石油具有两个重要优势:俄罗斯石油运输起来更加容易,在质量方面它更适合位于边境地区的中国小型炼油厂。
最近10年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对华出口量逐年增长,增加了19倍,至3600万吨,2020年前有可能增长到5000万吨。该报援引俄罗斯石油公司人士的消息报道:“而且这个数量的四分之三,即2800万吨来自俄罗斯石油公司。”
他补充说:“我们仍在继续增加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公司争取扩大客户群:已经成功尝试了通过铁路运输向中国客户供货,包括向小型炼油厂供货。”
如今,缓过神来的沙特也开始反击。为了阻止俄罗斯进一步蚕食中国市场,沙特开始增加对中国的原油运输,并且还愿意忍受低于市场的价格,宁愿亏钱也要维持沙特阿美公司在中国的地位。
据路透报道,沙特阿美最近向一家中国独立炼油厂——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出手了73万桶原油。这是沙特头一次想独立炼厂触出售现货原油。
要知道在此之前,阿美都是按照官方售价,向独立炼厂出售一年期或更长期限的期货合约,从来没有交易过现货。但由于俄罗斯的出手让阿美特别紧张,阿美不仅不再收取期货对现货的溢价,而且价格还低于其售往迪拜的基准价。
采购联盟发起人、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3月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采购成本占石油加工成本的90[%]以上,统一采购有利于议价能力的提升,降低采购成本。
尽管过去两个多月来,受美元贬值和原油市场预期好转推动,全球原油市场出现了一波强劲反弹。布伦特原油上周一度突破48美元,逼近50美元关口。但由于冻产协议破灭,原来期待的中国需求可能落空等诸多因素,市场对于原油继续上涨的动力并没有信心。
但即便如此,如果国际油价的继续上涨,中国独立炼厂的境况也将进一步恶化。届时沙特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不得不提供折扣。
这将是一场耐心和毅力的较量。
文/露雪 微信:lovex866 QQ:578218709(现货投资指导)
笔者CFP注册理财规划师,中金在线2015年度最佳分析师,从事多年金融领域相关工作,专注于走势研究、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对(天然气、白银、铜等贵金属)现货大宗商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