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面:
导读:随着全球主要央行的传统经济刺激政策日渐失效,“直升机撒钱”这一非常规手段被频频提及。虽然美国是难得处于复苏阶段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但其似乎也在一步步走向“直升机撒钱”。
希林(Gary Shilling)是咨询公司Gary Shilling&Co.的主席,并著有《去杠杆化的时代:经济增长缓慢及通缩十年的投资策略》一书。近日,其在为彭博视点(Bloomberg View)撰写的专栏文章,发表了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看法。以下为全文:
最近数年来全球主要央行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并非一无是处。低利率无疑降低了政府的借贷成本。央行们通过量化宽松计划购买的资产,并将从这些资产中获得的利息返还给各自政府。本质上,其实是这些政府在给自己支付利息。
自从实施量化宽松以来,美联储已向美国国债返还了5960亿美元,而英国央行也返还了470亿美元。央行们与各自政府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直升机撒钱”——一些央行或许会考虑的刺激经济的另类方法。11月无论谁当选总统,我相信都能见到更多的这样由美联储实施的、直接刺激美国经济的“直升机撒钱”。
“直升机撒钱”是源于这样的一种设想——直接从天空中向人群撒钱,人们会迅速花光这些意外之财,从而创造需求、就业,最终推动经济增长。央行们可以上调或下调利率,也可以出售债券,但仅限如此。虽然他们由此可以降低借贷成本,但他们无法迫使银行放贷,也无法迫使消费者与企业进行借款、开支与投资。这就影响了量化宽松的有效性,正如谚语所说,岂能牛不喝水强按头?
此外,发达国家的央行是从公开市场,而非政府处直接购入国债。两者有何区别?区别在于公开市场,而非政府或央行决定国债的价格。市场介入政府和央行两者之间,避免了政府直接将大量债务未经市场测试就堆到央行头上。这有助于央行加强自身规范及维护信誉。
与此相反,在津巴布韦及阿根廷等国通常则是政府直接将债券售给央行。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及金融危机。在2001年违约后,阿根廷无法在海外借钱,国内资金援助少之又少,且政府不愿通过降低开支来削减赤字。因此,阿根廷政府不得不转向该国央行求助,后者在2007年印发了400亿比索(价值13亿美元),又在2015年增发了1590亿比索,相当于3[%]国内生产总值(GDP)。毫无意外,去年阿根廷的通胀从2009年的6[%]又飞涨了25[%]。
诚然,大多央行与各自政府间难以划清界限。两者保持独立性这在和平时期成为了共识,但在战时,当政府开支猛增,随之而来的债务需要央行提供大力帮助时,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在二战时尤其明显。当时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而在资助开支方面美联储就像美国政府的仆人,哪怕这些开支已远超收入。
今天,发达国家与之搏斗的不再是真实的*林弹雨,而是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缓慢。因此,认为政府与央行应该紧密合作的观点再次流行,“直升机撒钱”也重回人们的考虑之中。过去数年,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与其他央行实施的所有量化宽松政策都无力显著恢复经济增长。美国经济虽然正在复苏,但力度乃二战后最弱;日本的经济增长微乎其微,英国与欧元区也承受重压。
“脱欧”很有可能导致英国陷入衰退,欧盟也可能面临负增长。如果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则全球经济都可能进入下行期。这无疑会使油价下跌至10-20美元/桶的水平。同时,鉴于能源业已经债台高筑,这还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压力。
考虑到美国公路、港口、桥梁等日久失修,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似乎都同意基础设施投资必不可少。增加国防开支也可促进经济,尤其是在共和党仍能控制国会并最终问鼎白宫宝座的情况下。鉴于许多欧洲与美国的选民都抱有“现状糟糕如地狱”的心态,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当选下任总统,都不要惊讶将有新一轮的“直升机撒钱”财政刺激。
主要央行的“直升机撒钱”实际是战时做法,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开战。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失效,欧洲与美国的选民正极力呼吁政府实施更多的刺激措施。我只是希望这不要成了先例,或在经济增长恢复后仍持续下去。否则的话,主要央行们脆弱的独立性将会重滔发展中国家的覆辙——一去不复返。
寄语:没有不赚钱的投资,只有不成功的做单!是否赚钱在于买涨买跌时机的把握,赚钱靠机会,投资靠智慧,理财靠专业。智远点金擅长分析现货、期货、股票、外汇等金融理财投资产品。专业团队在线分析,一对一即时指导,为投资者规避风险,扩大利润。信息来源“智远点金”,联系微信号:NFFF888888腾讯在线:1255381254公众号:SV2186(长按可复制)每日财经动向导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