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的夏季驾车高峰季向来被视为油价救星,因为燃料消耗增加通常意味着原油需求会提升,一般情况下,驾车高峰季欧洲的柴油消耗会大增,而美国的汽油需求也会暴升。
然而,今年驾车高峰季的燃料需求令人相当失望。人们的出行量不及分析师在五月份时的预测,当时有些分析师预测油价在这个季节能升高到60美元/桶。但投资者等来的却是油价启动新一轮暴跌,WTI原油更是彻底跌回了熊市。
驾车高峰季下个月将结束,到时大部分炼油厂在经历了夏季几个月的全速作业后,将关门进入维护季,通常情况下,汽油需求将下降。夏季出行季结束也意味着美国的汽油库存将增加,原油价格将受到进一步打压。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截至7月22日当周的数据显示,汽油产量平均为1010万桶/日,高于前一周;当周汽油库存也录得增加45.2万桶,前值为增加91.1万桶,这令市场相当意外,因为投资者都预期汽油库存在高峰出行季会下滑,但事实却相反。
如今市场已经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事实:不可能预测接下来油市会发生什么,哪怕只是最短期的时间内;供应中断可能随时随地发生,消费者行为更是无法预知。但是,9月份炼油厂将开始关闭作业并进行常规检修,可以肯定地说,油价最可能的情况将是下跌。
最近日利亚的油管又遭到新一轮袭击,而且利比亚打算重开四个原油出口港,但因为市场基本已经习惯了这些国家的突发状况,而且最近的消息也证明它们对国际油价不会产生巨大影响。就算尼日利亚或利比亚再次发生供应中断,油价也将进一步走低。理由是:需求消化能力有限,成品油库存高企;美国夏日驾车季接近尾声;炼油企业检修逐渐开启;中国原油库存接近极限。此外,港口库存消化也构成压力。
我认为40美元/桶是国际油市的一个重要心理防线,跌破此支撑之后,市场风向可能会迅速转向抛售。而从宏观环境来看,当下与去年油价崩跌时期颇为相似:人民币贬值、信贷需求疲软,油价“20美元论”将重现市场。
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微信:865993788(长按可复制)。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