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四,国内成品油再度开启调价窗口,国际油价跌回40美元“地板价”,成品油迎“二连降”已是板上钉钉。
近期,国际原油一路破位下行,油价两日内三次跌穿40美元大关。未来,油价恐将继续下行,本周四成品油迎“二连降”已是板上钉钉。
国际油价跌穿40美元大关
进入7月,国际油价一改之前高歌猛进的态势,开始“节节败退”。8月首个交易日,国际油价即大跌逾3[%],跌至近三个多月以来的新低。在专家看来,近期国际石油市场利空因素集聚,加剧了国际油价的下滑态势。
油价周二(8月2日)再次下跌,抹去了早盘的升幅,拖累美国原油跌穿40美元大关,因对库存过剩的持续忧虑抵消了盘初美元下跌带来的提振。美国原油收跌0.55美元,或1.4[%],报每桶39.51美元,稍早反弹至40.91美元。
周一,美国原油自4月以来首次跌穿40美元大关;布伦特原油下跌0.34美元,或0.8[%],收于41.80美元,盘中高见43.18美元。
一直以来,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忧虑挥之不去,全球石油供应量仍继续增长。目前,沙特原油产量达到每日1055万桶,接近历史高峰水平;伊朗原油解禁之后,原油产量比去年提升了近三成。
成品油“二连降”板上钉钉
根据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8月4日24时,我国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再度开启。受近期国际油价走低的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有望继续下调。业内专家预计,成品油价格有望继续下调,实现“二连降”。
上一次国内成品油调价发生在7月21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55元和150元。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油价第二次下调。
由于我国成品油调价的详细计算规则并未公布,虽然“二连降”的预期一致,但各家研究机构测算的下调幅度存在差异。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是今年以来的第十五轮周期。在前十四轮周期内,我国汽、柴油价格经历了两次下调、两次搁浅、四次上调、六次因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而不调整。至此,今年以来,我国汽、柴油价格累计分别上涨每吨310元和300元。
本人对原油、铜、白银及天然气等有一定研究,以趋势理论为基础,重视交易理念和技巧的积累,尤其善于从趋势角度出发把握行情脉搏,短线为主中长线结合,本人交流微信:yinfenges 交流QQ:67592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