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在经历年初以来的价格反弹之后再度陷入了低迷。眼下全球两大基准油价均较6月份触及的每桶逾50美元的高点回落,累计跌幅已超过15[%]。 一些机构预计,由于供给依旧过剩,油价可能进一步跌至每桶35美元。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汽油库存之所以大幅上升,是因为炼油厂大举对原油进行采购。原油价格在两年前开始下跌,这给炼油厂提供了生产汽油和柴油等燃料所需的廉价原材料。但是,尽管针对汽油的需求一直强劲,尤其是在美国,但消费量却不足以消化所有从炼油厂运出的燃料。
结果是全球汽油库存达到创纪录水平。根据花旗集团的数据,目前全球汽油库存约为5亿桶。这推动汽油期货价格较上年同期下跌了27[%]。不过,英国石油(BP)首席执行长鲍勃·达德利(Bob Dudley)称,汽油库存的高企仍是“季节性问题”。他表示,自己对汽油库存问题并不是很担心,对于公司来说,基本面看上去仍是一样的,仍在每日供需平衡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这次油价下跌也没有导致整体金融市场人气的急剧恶化,同为风险资产的股市依旧能保持强劲势头。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虽然国际基准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较6月份高点下跌15[%]左右,但美国股市却不断创出历史高点。
基本面利好因素:
1、美国商务部(DOC)周三(7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不及预期且录得2014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表明外部环境震荡正在影响美国制造业发展。数据显示,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较前月下降4.0[%],预估为下降1.1[%],前值为下降2.3[%]。
2、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周三(7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NAR季调后成屋签约销售月率增长0.2[%],至111.0,预估为增长1.4[%]。
3、周三(7月27日)日本媒体称,日本政府将出台高达28万亿日元的刺激措施来提振萎靡的经济。
4、周二(7月26日)金融数据公司Markit公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美国7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2月以来最低。数据显示,美国7月MARKIT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9,预估为52.0,6月终值为51.4。
基本面利空因素:
1、美国劳工部(DOL)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美国7月23日当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4万人至26.6万人,但已经连续73周维持在30万关口下方,证明当前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并未受到影响。
2、美联储(FED)周三发布政策声明,虽然一如市场所料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25[%]-0.50[%]不变,但声明中提出了“经济前景面临的近期风险已减少”这样的新措辞,并特别指出6月就业重新实现强劲增长,为年内重启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打下伏笔。
(本文摘自金十数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