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忘义的欧盟向中国经济“捅刀”!打算最后一刻再“讹”中国一笔
文由鸿源论金撰写:【官方微信号hylj52013】
欧洲议会突然通过了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该决议援引一些欧洲企业和工会的担心,它们认为这种承认将导致更多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影响欧盟就业。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规定,在“双反”调查中,欧盟国家可以不以中国国内实际成本作为依据,而选择一个“替代国”的同类商品价格为标准。但该条款的适用期限为15年,将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
这意味着2016年12月11日是欧盟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任意裁杀权”的终止时间。
为了避免这一承诺实现,欧洲议会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形同“耍赖”。决议产生的背景,反而正是中国经济地位的大幅提升。
中国几年前就要求欧盟和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未能成功。而且美国去年开始,还联合盟友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欧议会在一周之内接连动议,试图阻止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美国会参议院3位民主党参议员9日联名提交了一项立法动议,名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会审议法案》。目的是授权美国国会对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事上握有最终决定权。参议员们的联合声明说:“如果美国商务部决定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会将有权做最终决定。”
美欧在这次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地位时配合紧密,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再给中国套上一个枷锁
文由鸿源论金撰写:【官方微信号hylj52013】
欧盟想用另外一套他们掌握主动权的规则来束缚中国,即用另一个规则来替代之前的规则,而不是直接终结前面的要求。如此,欧盟在中欧之间贸易话语权上会得到一定程度保持。
第二 : 在货币战上施压中国
去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后,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连续访华斡旋,最终双方妥协,人民币兑美元保持一定稳定,贬值换成美元。这样的结果是,人民币兑美元虽然没有编制,但兑欧元等主要货币还是贬值了。相对欧盟的产品来说,中国的一些和欧盟开始有竞争关系的产品开始更加有竞争力,这对欧盟或大或小构成了一些压力,特别是产品对华出口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一方面不能在货币上直接对中国施压,所以只能找个理由来给中国找麻烦,市场经济地位就是其中一个筹码。
第三:最后一刻再“讹”中国一笔
某种程度上说,欧盟也是想将市场经济地位作为一个筹码再最后“讹”中国一笔,这是西方人的一贯伎俩。所谓“讹”一笔,就是通过制造一些障碍,然后再和中国谈判,然后再向中国要条件,最后再妥协。
第四:在中美间提升自己的博弈筹码
中美在战略上是博弈对手,美国呼吁欧盟不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实是基于两国的战略博弈,欧盟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通过设置这样的关卡,一方面是对美国诉求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在中美两国的地位筹码。
欧盟和美国在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上意图不尽相同,美国完全没有承认意向。欧盟则是想以此作为筹码进行交易。欧盟只打算通过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到更多好处。为此,中国有以下三个应对办法。
第一:要表达足够强硬的立场以示警示
要特别强调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给欧盟带来的潜在损失,这么做是为了用中国未来的潜在市场力量来敲打欧盟,以达到警醒他们的目的。
第二:在实际操作层面,要立足于谈
考虑到中欧贸易的互补性和增长空间,中国可以与欧盟在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姿态下进行沟通。
第三:要用未来吸引他们
中国潜在市场的未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未来对欧洲具有一定吸引力。而以中国的巨大市场、强大的对外工业输出能力,中国在未来的合作中不会出于劣势。
在欧洲议会通过这一决议后,法国外长就开始喊话了:支持中欧对话!这显然是释放友好磋商、互惠互利的信号。
还有很多朋友问到我关于K线、BOLL、MACD、KDJ、RSI等技术方面问题,我在这里跟大家解答一番,当这些技术方面问题我一一解答你听后,能够运用多少这是最为关键的,铁杵磨成针没有长久时间积累懂得皮毛却没有运用经验,无从下手。操作现货这块切记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不要做专业人士的事,对于基本的指标有所了解,每天花半个小时来关注下国际方面,然后看看几期的走势盘面,在老师交流学习下指标。自己才会有很大的收获,操作才会得心应手。
本人对现货原油、沥青、铜、白银、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本人官方微信号hylj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