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黛话金(ccc1478)
导读: 中国石油钱花不少,不过也确实花在了钢刃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不是什么东西越多什么就越便宜,油价在国内从来就没有正常出牌过。 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把控着石油,无论是油价还是买家,我们中国都没有发言权。但是随着油价的一路低走和中国的无节制收购,现在是产油国看中国脸色行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花的钱不在少数;与委内瑞拉的石油还贷款,与俄罗斯的2000亿石油天然气计划都将把中国的国际地位向上拉升。 文/青黛话金(ccc1478) 中国石油钱花不少,不过也确实花在了钢刃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不是什么东西越多什么就越便宜,油价在国内从来就没有正常出牌过。 近日,四十多艘因船舶压港停靠在新加坡外海的超级油轮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这些满载的超级油轮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国家——中国。根据彭博社最近的数据显示,2016年4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同期美国数据,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买主。 而路透社还信誓旦旦地称,因为油价下跌,严重打击一些产油国经济,这些跟中国有贷款合同的国家不得不开足马力,以更多倍的原油偿还中国债务。 中国和安哥拉,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不发达产油国签订有“石油换贷款”的协议,在国际油价暴跌之后却不得不用更多倍的石油数量来偿还贷款。对中国来说,用同样的钱买到了更多的原油,大大降低了原油的进口成本。出于缓解国内财政危机的考虑,俄罗斯要出口足够多的石油才能够稳定其石油收入,原油需求量巨大的中国成了俄罗斯的最佳出口对象。2016年4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数量同比增加52.4[%],达到117万桶每天,与此同时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数量下降为100万桶每天。 所以结合着看,感觉“土豪”的中国正在全世界“大扫货”,靠着“贷款换石油”策略赚翻了。高利润率推动原油进口,但消费者难享低价红利。 文/青黛话金(ccc1478) 炼油企业享受到了低油价带来的红利,可是消费者却无法享受低价的成品油。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其价格在最近半年中有近四个月低于40美元每桶,最低时甚至达到27.88美元每桶。然而根据中国发改委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暂不执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也就是说,因为发改委的对国内企业的价格保护,对国内油价设置了所谓的“地板价”,国内普通消费者无法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获得原油低价带来的红利,只有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一起承担上涨的成本。 通俗的来讲,为了保护企业的正常发展,国内油价只能跟涨不跟跌,除非石油企业的利润达到了合理状态(盈利状态),国内油价才可能有所下调,所以投资者们可能享受不到低油价得福利了,这个也是国家财政的需要,我们普通消费者也只有配合和跟从! 以上观点纯属青黛个人意见,本人从事现货原油、沥青分析,特别关注国际动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行情变动。学会投资、学会理财,你才会赢得未来。如果在原油沥青、铜、现货投资市场上,还是不知所措,需要学习系统技术以及投资计划的朋友关注微信,获取每日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