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货币政策边际效应递减,以日欧央行为代表的全球央行们玩起了新花样,向股市注入大量流动性,这种飞蛾扑火般挽救经济的方法被称为“集体自杀”,近期股市的繁荣如同焰火绚丽的瞬间,熄灭后将使无尽的黑暗……
ZeroHedge报道称,如果有一天央行不刺激经济了,那么在一些地区比如日本就会“痛苦”地活不下去。
在四月底,彭博研究发现,通过购买ETF,日本央行变成了日经225指数90[%]成分股的前十大股东。同时,根据“央行公开记录估计、公司和ETF基金提供的监管文件以及投资信托协会的统计”,彭博认为,每年日本央行大约买入3万亿日元(约272亿美元)的ETF基金。而且从4月底开始,买入速度在增加。
事实上据ZeroHedge报道,自从2013年开始,全球央行净买入资产飙升至最高水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投资者连续17周撤出股票基金,股市成交量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并且看起来比较安全。
总之,央行们向股市注入流动性的速度比投资者逃跑的速度要快。目前,罪魁祸首是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
不知何故,除了尝试通过繁荣股市来提振经济,中央银行其他的干预目标都是不明确的。广泛流传的理论是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将刺激经济需求。由于股市泡沫,投资者会产生自己生活变好的错觉,人们开始买买买。然后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工资上升,失业率下降,经济开始复苏。
如果你不买,就像流动性陷阱,中央银行就要将“流动性”投入到ETF中。基于此,投资政府债券不再能刺激经济。将钱投入股市制造财富效应,是央行们现在正在做的把戏。
那么这么干的副作用是啥?会产生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当央行成为一个股票市场的最大股东时将发生什么?
在东京NLI研究所首席股票分析师Shingo Ide表示,日本央行</a>(包括其他央行)在股票市场买买买的时候,那些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股市上涨的人高兴坏了。但是,很明显这种做法造成了股市的非理性上涨。
然而,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的行为不仅仅是扰乱了他们的股市。因为,现在各市场是联通的。央行往一个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时候在另外一个市场也是能体现出来的。现在就看到了,以美元计价的美国蓝筹股,特别是那种支付股息的,是最受追捧的产品。
上周标普500指数创新高,每个细节都在暗示着股市疯了。不管用何种估价方法,股市都高到了极限。标普500席勒市盈率在15日达到26.92,其长期均值16.68。同样,巴菲特指标:市值/GDP为122.9[%],这被认为是显著高估。
标普500季线图
当然了,崩溃时最后发生的,现在危险吗?
在过去十年我们一直低估了激进的央行货币政策带来的后果,无论是2000年中期的房地产价格还是当前的政府债券收益率,价格可以偏离经济轨道那么远,ZeroHedge表示对此仍然很震惊并且沮丧,美国市场正是如此。
在这个方面,大家必须认识到并且尝试去欣赏,全球央行正在集体自杀秀。央行们认为印钱然后买股票能实现自救。实际上,在股市毁灭之前,投资者看到的是史诗般的景象,全球央行集体精神错乱。ZeroHedge表示,不喜欢这样。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的破坏以及造成个人生活水平下降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尾声
无论是科技,科学,还是军事及经济,中国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成为金融投资强国!
一直以来,笔者告诫大家,合理认识消息、数据对于行情的分量:消息对于行情走势来说,更多是起到推动、激发、辅助行情的作用或影响,远非直接对应的关系,而走势最核心的仍然是技术走势本身,通过技术走势,如何合理去看待数据以及应对行情的变化,这也是米馨一直文章里面试图传达给大家的,稳定的交易系统、及时的应变、理想的判断,这才是交易的根本,盈利的源泉。
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系统。一个投资体系正常运转需要专业团队完备制度和科学流程。一两单的收益并不能帮助你成就什么,而一个具备以上条件的团队肯定是能帮助你得到什么。
文/米馨揽金2544511558
作者自我简介:(IPA)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高级理财规划师,专注各交易所风险管理理念与制度、交易风险控制、监督和评估;善于应用例分析工具,对价格运行趋势做出相应准确的预测。官方微信公众号米馨揽金(mxli88),企鹅专线2544511558,十八小时一对一在线指导,欢迎咨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