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欣言金
美国14日警告中国称,后者尚未作出足够努力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特别是在钢铁和铝行业方面。这可能在2016年底引发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
据路透社网站7月15日报道,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其他成员国就曾表示,他们不会使用中国公布的由国家控制的定价来判断其产品在本国市场是否构成“倾销”,而是会参照可反映未获得政府补贴的合理价格的“替代”价格。
报道称,这一表述已经写入中国WTO成员协议中,而该条款将在满15年时,也就是2016年12月11日到期。
若美国、欧盟和其他WTO成员开始接受中国出口产品的标价,就更加难以对中国的廉价出口商品发起挑战。
美国负责贸易事务的外交官Chris Wilson在WTO会议上称,该条款的到期并不要求WTO的其他成员在12月11日自动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据路透社网站7月15日报道,Wilson讲话概要显示,他表示,相反,中国必须依据每个WTO成员的法律,证明自己是市场经济。
“其次,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市场改革没有达到许多成员在中国加入WTO时的预期。”
“这一点在钢铁和铝行业特别明显,中国在这些行业无处不在的干预行为,已经导致全球供应产能严重过剩,而这正威胁到世界各地这些行业中有竞争力企业的生存。”
但这位WTO官员称,他表示到期就应取消各国针对中国继续使用“歧视性反倾销方法论”的法律基础。
这位官员称,据信这是美国在WTO首次就此事宜对中国作出回应。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6月表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最终要由美国商务部决定。
报道称,欧盟也在讨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5月一项不具约束性的表决中,欧盟绝大多数议员投票表决,如果中国不改革经济,包括降低国家对企业的影响,则反对放松对中国的贸易防御。
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原则上她倾向于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13日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在7月20日讨论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作为条件中国能否解决钢铁过剩问题成为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综合媒体7月14日报道,中国和欧盟13日同意建立一个双边钢材“平台”以解决欧方对中国倾销钢材的担忧,从而为欧洲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铺平道路。
容克(Jean-Claude Juncker)表示,该协议将允许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出货量进行“核查和监测”,从而能够确认中方是否落实有关削减过剩产能的承诺。中国的过剩产能正在淹没世界钢铁市场。“我们的中国朋友和合作伙伴知道,市场经济地位和这个平台之间是有联系的,虽然你可以将二者分开,但欧洲的总体情绪是应该把它们放在一起考虑。”
习会晤欧盟领导人
《金融时报》称,围绕钢材“平台”的即兴谈判13日在容克、我国总理李克强以及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之间进行。这场谈判有望给北京方面带来一个外交胜利。
李克强在重申中国的立场时变得严肃起来,称中国期望欧盟信守中国入世协议中的条款。中国钢铁产量的“90[%]以上”用于国内消费,并否认中国补贴钢材出口。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应对,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要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卫星网》认为,在签署投资协议、建立中欧自贸区方面没有进展。李克强表达了中国希望“尽快”同欧盟签署全面投资合作协定”,并研究建立自贸区的可能性。容克再次表明了欧盟先前的立场:中国应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为欧洲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确定性。
在北京中欧峰会上,三位欧洲领导人实际上再一次明确了欧洲议会不久前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立场。尤其是在英国脱欧后,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欧洲委员会不会为了中国而同欧洲议会作对、加深欧盟的分裂。容克指责中国在国企改革和准许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方面,进展不大。而这则意味着,欧盟很有可能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上近期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
钢铁过剩成为欧洲各国最头痛问题
更何况布鲁塞尔早已习惯对美国人的意见洗耳恭听。《金融时报》称,华盛顿警告布鲁塞尔不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MES),称中方长期寻求的这一贸易优惠待遇可能妨碍阻止中国企业在美欧市场倾销廉价得不公平的商品的努力。
美国官员警告欧盟同行称,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无异于“单方面解除”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防御。私底下,美国官员严厉批评此举,在他们眼里,这是欧洲人为了获得巨额投资而试图讨好北京方面的最新例证。
以上纯属笔者个人观点,发发经济牢骚,不认同之处欢迎斧正!
文/欢欣言金/原油,白银沥青等大宗商品分析师微信huanxin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