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常見的心理障礙:
恐懼
有恐懼,就如同孩童害怕受到火的傷害,恐懼使孩童不敢再去玩火。這就是對身體傷害的恐懼。害怕戰爭,因為戰爭摧毀生命和財產。小孩從小被教導要“聽大人話”,“聽話”逐漸成為價值觀念的一部分,認為這是“正確”的價值觀。待長大後,自己成了大人,就自然地將“聽大人話”升格成“聽領導的話”,“聽專家的話”,“聽權威的話”。小時“不聽話”時所受的責罰使之恐懼日後不聽“上一級”的話會導致的後果。
恐懼是有傳染性的。聽到戰爭的時候,人人都充滿恐懼,雖然遠離戰場的普通百姓,受到身體傷害的可能性其實很小,但因大家都恐懼,所以自己也恐懼。在投資上,行情來了,投資者們開始恐懼,隨其他的恐懼而恐懼。事實是當普通投資者感到恐懼的時候,行情通常已接近尾聲。但都絕沒有膽量在這個時候逆大眾心理而動,恐懼使投資者在應該進場的時候反而出場了。
恐懼有很強的記憶能力。如果在市場經曆了一個可怕的虧損,將恐懼同樣的經曆會重新出現。在下次投資的時候,判斷力就會受到這個經曆的影響,任何可能有麻煩的跡象,無論這跡象是多麼小,多麼的基於想像,都將作出離場的決定,以避免再次受到傷害。這就是投資者們常常過早離場的原因。應該獲利五萬元的機會,可能只得到五千。上次有了賺錢以虧錢收場的慘痛經曆,這次要避免同樣的傷痛,什麼走勢、大市、分析等等都顧不得了。
一般的人同樣恐懼不隨大流。行情出現大波動,人人都在追捧,你有能力抵抗誘惑嗎?你對“未隨大流”的恐懼和失去“賺大錢”機會的貪婪常使你在行情的最高點入市。
貪婪
貪婪是情緒反應的另一極端,它在市場上的表現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很多的錢。
錢哪里有夠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聽說過有人嫌工資太高、福利太好的嗎?無論得到什麼,得到多少,總會編出理由來證明你應該得到更多。這一方面出自人這種動物對爭奪生存資源的自然反應,另一方面源自對自己的無知,對外界的無知,所謂缺乏自知之明。在投資上,這種情緒是極其有害的。
它會使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不管市場的具體環境,都無法讓錢閑着,你勉強入市,不錯,資金不入市不可能賺錢,但貪婪使之忘記了入市的資金也可能虧掉。不顧外在條件,不停地在市場跳進跳出是還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投資新手的典型表現
希望
行情不斷爬升,讓人終於等不及了,就進場了,希望會繼續升。不幸的是,一旦進場,開始下跌,賬面損失在增加。自然地,就希望行情能回升到自己入市的價格,讓你全身而退。這種希望是阻止你進行理性思考的障礙之一。
一旦懷抱“希望”,就會每天都在尋找對你有利的信息,忽略對其不利的信息。就如同一般人對表揚常記於心,把批評當耳邊風一樣。每天都在希望行情做對你有利的運動,而不是客觀地判斷市場。
希望可以定義成“對某種事物的期待”。成功的投資必須基於對今天和未來所發生的事件的可能影響做理性判斷,“希望”在這個判斷過程中不應占有任何地位。投資的運動決不以你的希望為轉移,它會走自己的路。別忘了所買的都是其他人賣給你的。你有一定的期望,至少有相同的人持有相反的期望。沒有理由認為行情對你特別偏愛。每次進的開始虧錢,你必須很嚴肅地問自己:買理由對嗎?再進一步問自己:如果沒有買,手上有餘錢,還會買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沒有賣出的必要;如果是,那麼你在用希望取代理性判斷,趕快賣出走人。這樣做有兩個明顯的結果:一是防止小的虧損慢慢累進成致命的大虧;二是如果失掉了包袱,就會秀容易開始新的市場觀察,尋找下一個機會。
人的情緒是千變萬化的。了解了這些心理因素,就有了借鑒的根據,為什麼定好的計劃,在執行中總是會出偏差?為什麼會犯那些事後回想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的錯誤?這些錯誤如果嚴格執行原定計劃的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摔了跤,首先要明白為什麼摔跤?是踏到香蕉皮還是踩到西瓜皮?其後才會知道該采取什麼措施來防止再摔同樣的跤。
文/非凡論金(微信:feifan36)